老鹰带着一支由三十名幽云骑精锐和十名精通勘探、机关的好手组成的队伍,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然离开了北疆。他们扮作西行的商队,携带的货物中却暗藏着精良的武器、勘探工具以及足够的给养。此去河西,路途遥远,且正值回鹘内乱,危机四伏。
陈远亲自送至边境,将一份亲手绘制的、基于星髓中信息补充详化的地图交给老鹰,沉声道:“此行事关重大,但安全第一。若事不可为,即刻撤回,我们在北疆,承受不起无谓的损失。”
老鹰郑重点头:“首领放心,我省得。定将消息带回。”
望着队伍消失在通往西方的蜿蜒官道上,陈远心中并无轻松。老鹰此行,如同将一颗石子投入深不见底的古井,不知会激起怎样的涟漪。
送走老鹰,陈远立刻将精力投入到北疆的内部整顿与防御强化上。棱堡的建设日夜不休,基于《地脉反制要略》和宇文恺核心卷宗,他开始尝试在棱堡的关键节点嵌入小型的星烁石能量回路,并非为了攻击,而是构建一种被动的能量感应与干扰场,希望能对“影卫”或“守密人”可能使用的特殊手段起到预警和削弱作用。
**技术发展:被动防御体系**
此技术借鉴了地脉罗盘的原理,通过预设的回路与局部地脉产生微弱共鸣,形成一张无形的“能量蛛网”。任何外来的、非自然的强大能量波动触及此网,都会引发回路反应,为守军提供预警。这是将古代智慧与现代防御理念结合的初步尝试。
与此同时,刘擎天狠抓军备生产与新兵训练。雷吼铳的产量稳步提升,虽然星烁石回路铳管因工艺复杂、损耗巨大无法大规模列装,但普通版本的雷吼铳已开始逐步替换旧式弓弩,北疆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显着增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十日后,来自汴梁的钦差抵达北疆,宣读了第二道封赏诏书。这一次,赏赐更为丰厚,甚至包含了皇室珍藏的珠宝古玩。但诏书的核心内容,却是要求北疆“协防”河东部分地区,并“支援”部分雷吼铳及其制造工艺予朝廷工部,以“强固国本”。
“协防”是假,分割兵力、削弱根基是真。“支援”技术,更是直指北疆立足的核心!
“朝廷这是要卸磨杀驴啊!”刘擎天接到消息后,愤懑不已。
陈远却相对平静。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功高震主,怀璧其罪。他婉拒了“协防”的要求,以“北疆新定,戎狄窥伺,兵力实难分散”为由推脱。对于技术,他则表示雷吼铳制造殊为不易,核心工艺尚不稳定,恐贻误军机,愿先提供一批成品铳械以供朝廷试用。
软钉子碰了回去。钦差虽面色不豫,但见北疆军容整肃,防御森严,也不敢过分相逼,带着一批“试用”的雷吼铳和满腹牢骚返回汴梁。
“此举必得罪朝廷。”凌素雪淡淡道。
“不得罪,他们就会放过我们吗?”陈远冷笑,“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和平等对话的资格。”
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权谋只是点缀。陈远深知,北疆唯有保持技术优势和军事实力,才能在朝廷、影卫、归墟等多方势力的夹缝中生存下去,任何妥协和退让都只会导致灭亡。
又过了半月,河西方向终于传来了老鹰的第一份飞鸽传书。信息极其简短,显然是在极度匆忙或危险的情况下发出:
“已抵坐标外围,确为前朝遗迹,规模宏大,然……已被回鹘乱军一部占据,其行为诡异,似在挖掘什么。另,发现‘眼窥漩涡’标记,与‘守密人’活动痕迹。此处……水很深。暂缓入内,继续观察。鹰。”
信息虽短,却证实了星髓情报的准确性,也揭示了河西局势的复杂。回鹘乱军、归墟标记、守密人痕迹……各方势力竟然都聚集在了那个偏远的坐标点!那里到底藏着什么?
就在陈远试图分析这份情报,考虑是否要增派力量接应老鹰时,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从契丹境内传来!
通过安插在契丹的暗桩,以及一些边境贸易渠道零碎拼凑的信息显示:败逃至契丹的石敬瑭,并未得到耶律德光的全力支持,反而似乎被软禁。但近期,契丹王庭内部似乎发生了某种变动,一位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王子突然崛起,得到了大部分部落首领的支持,而这位王子身边,聚集着一些身穿灰袍、行为神秘的“客卿”,这些客卿的标志,正是**沙漏印记**!
天工苑!“时间观测者”派系的核心成员,竟然出现在了契丹王庭,并且似乎在辅佐一位王子争夺权力!
陈远看着手中关于契丹的情报,眉头紧锁。天工苑的势力竟然渗透到了契丹高层?他们想做什么?借助契丹的力量来实现他们的“观测”或“引导”?
他走到巨大的九州地图前,目光从北疆移到河西,再移到契丹王庭。老鹰在河西遭遇困局,契丹内部风云突变,朝廷步步紧逼,“影卫”和“归墟”蛰伏暗处,“守密人”虎视眈眈……整个天下大势,仿佛被无数条无形的线拉扯着,走向一个愈发扑朔迷离的方向。
而他自己,北疆节度使陈远,手握监天令、星髓、宇文恺核心知识,身负星烁之种,似乎正处于这场巨大风暴的风眼。
他沉思良久,目光最终定格在契丹的方向。
“看来,我们不能只盯着河西和内部了。”他低声自语,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脑中成形。
“或许,该让‘时间观测者’知道,他们选择的‘棋子’,未必甘心只做棋子。”
喜欢从流民到燕云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从流民到燕云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