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坐吃山空,更不能将命运完全寄托于他人的规矩。”陈远摊开一张他凭借记忆绘制的、更为精细的黑云山地形图,“我们要重新规划寨子。放弃原本分散的布局,以秘洞和后山险要为核心,建立内外三层防御体系。同时,开垦梯田,挖掘水渠,我们必须实现部分粮食自给。”
他指着地图上几个隐蔽的标记:“火药工坊必须重建,但要更加隐秘,分散布局。配方和工艺,我会亲自掌握核心部分。另外,我们需要建立更严格的情报网络,老鹰负责对外,内部也要有监察机制。”
他的指令清晰而坚决,一个在废墟上重建、但更加精干、更加警惕的新生黑云寨,开始初具雏形。
深夜,陈远独自一人在新建的、同样简陋的书房内,就着油灯的光芒,再次摊开了张彪用生命换来的、那些关于灰衣人火器的简陋草图,以及他自己凭借记忆补充描绘的“雷公炮”结构图。
“天工苑”的技术,虽然被凌素雪评价为“过刚易折”,但其展现出的威力不容小觑。而“苍狼旗”对武力的崇尚,“听雪楼”的超然与神秘,都指向这个世界远比他想象中复杂。
他拿起一枚箭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动着。火药是他目前最大的优势,但仅仅依靠现有的“轰天雷”和原始火门枪,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更稳定、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器。脑海中,关于燧发枪、火炮、甚至更高级武器的知识碎片不断翻涌,但受限于材料、工艺和当前紧迫的形势,一切都需从长计议,步步为营。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桌角,那里放着一块从后山捡回来的、烧得变形的金属零件,似乎是某个大型器械的齿轮残片,上面隐约刻着一些无法辨认的、非篆非契丹文的奇特符号。
这符号……似乎与灰衣人器械上的纹路,以及凌素雪那枚“聆雪令”上的古老篆文,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风格上的相似之处?
陈远的心中猛地一动。他想起凌素雪提到的“古矿坑”。难道,这黑云山深处,真的埋藏着与这些神秘势力相关的、更古老的秘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被夜色和风雪笼罩的、深邃的后山。凌素雪的话语再次在耳边回响——
“待你真正站稳脚跟,或许……可以去山腹深处的‘古矿坑’看看。”
如今,山寨初定,或许……是时候开始探寻这身边的谜团了?
陈远轻轻握紧了拳头。三年时间,看似不短,但对于要重建基业、积蓄力量、还要探寻自身与世界真相的他来说,每一天都弥足珍贵。
而第一步,或许就该从这黑云山自身的秘密开始。
喜欢从流民到燕云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从流民到燕云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