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期转瞬即至。黑风寨上下如同上紧的发条,为迎接卧牛寨主韩冲的到来做足了准备。寨门内外洒扫一新,破损的寨墙缺口处用新伐的圆木临时加固,虽不完美,却显出一番整肃气象。校场上,赵大山亲自操练战兵,喊杀声震天,刀枪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工匠区内,炉火不熄,打铁声富有节奏,新打造的枪头正在批量淬火。李昊刻意营造出一种外松内紧、生机勃勃的氛围,既要展示实力,也要避免过度张扬,引起不必要的忌惮。
晌午时分,了望哨传来信号:卧牛寨的人马到了!
李昊亲自率领赵大山、石虎、陈老先生等核心骨干,迎出寨门。只见山道上一行人马缓缓而来,约莫三十余人,衣着朴素却整齐,兵器精良,队伍肃静,显是训练有素。为首一人,年约四旬,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目光炯炯有神,骑着一匹神骏的黑鬃马,正是卧牛寨主韩冲。他身后跟着几位寨中长老和精干头目。
“韩寨主大驾光临,李某有失远迎,还望海涵!”李昊拱手为礼,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韩冲翻身下马,大步上前,豪爽一笑,声若洪钟:“李团练使客气了!韩某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雄出少年!贵寨气象,更是令韩某大开眼界啊!”
双方寒暄几句,气氛融洽。韩冲目光扫过寨墙、校场,尤其在那些新打造的枪头和整齐的队伍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与凝重。他带来的手下也纪律严明,安静地跟在身后,眼神中充满好奇与审视。
李昊将韩冲一行人迎入寨内。他没有直接引入议事山洞,而是先带着他们参观了井然有序的民居区、初具规模的工匠区和绿意盎然的田地区。苏云裳带领的医疗班正在晾晒草药,见到客人,落落大方地行礼,更让韩冲等人暗自点头。这番安排,既展示了山寨的生产生活能力,也暗示了其内部管理的井井有条,远比单纯的武力展示更具说服力。
午宴设在校场旁新搭建的凉棚下,虽无山珍海味,但肉食、菜蔬、粟米饭管够,甚至还有一小坛用野果酿制的淡酒,显得真诚而实在。席间,双方并未深入谈论结盟细节,多是交流周边形势、狩猎农耕经验,气氛轻松。
宴后,正式的会盟仪式在议事山洞举行。洞内火把通明,正中摆放着香案,上设天地牌位。李昊与韩冲并肩立于案前,陈老先生与卧牛寨一位白发长老分立两侧。
陈老先生展开早已拟好的盟约草案,朗声宣读: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今有黑风寨乡勇团练使李昊,卧牛寨主韩冲,感念时局维艰,生灵涂炭,为保境安民,共御外侮,特此歃血为盟,誓约如下:
一、 两寨永结同盟,互为唇齿,守望相助。
二、 互不侵犯疆界,互不干涉内政。
三、 互通有无,盐铁粮草、情报消息,优先交易共享。
四、 一方受外敌攻击,另一方需即刻出兵援救,共抗强梁。
五、 盟约既立,天地共鉴,若有背弃,人神共愤!”
宣读完毕,早有准备的人端上两碗清水,李昊与韩冲各自用匕首划破指尖,将鲜血滴入碗中。两人端起血酒,面对天地牌位,一饮而尽!
“誓守盟约,永不相负!”两人异口同声,声震山洞。
仪式庄重而简洁。饮罢血酒,双方气氛更加融洽。韩冲拍着李昊的肩膀,感慨道:“李兄弟,不瞒你说,此前听闻你以乡勇之基屡挫青龙寨,韩某还将信将疑。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贵寨上下齐心,法令严明,更有制盐炼铁之能,前途不可限量!能与贵寨结盟,是卧牛寨之幸!”
“韩寨主过奖了。”李昊谦逊道,“贵寨兄弟骁勇善战,久居要冲,经验丰富,才是我等学习的榜样。今后还需韩寨主多多指点。”
接下来的具体商议中,双方就情报共享机制、紧急支援信号、物资交易价格等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达成一致。韩冲主动提出,卧牛寨可派出熟悉地形的向导,帮助黑风寨进一步勘探周边资源,并分享他们应对小股土匪骚扰的经验。李昊则承诺,卧牛寨可以优惠价格获得黑风寨的盐铁。
会盟圆满成功。韩冲在山寨住了一晚,次日一早便告辞离去,约定半月后再派使者具体落实交易细节。
送走韩冲,李昊并未放松。他立刻召集核心成员,总结此次会盟得失。
“韩冲是条汉子,卧牛寨亦是一支可信的力量。”李昊评价道,“此盟一成,我寨西北方向可暂保无虞,能让我们集中精力应对青龙寨和郡府方向。但盟约是纸,实力是根。我们必须更快地壮大自己,才能确保在联盟中的话语权,也才能应对可能来自‘血狼帮’乃至官府的更大威胁。”
众人深以为然。结盟是好事,但绝不能产生依赖心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韩冲离去后的第五天,孙狗儿带回了紧急军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