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现场指挥的约翰·莫纳什,此时看起来就像一个刚从泥坑里爬出来的雕塑。他身上的衣服早已看不出颜色,裤腿挽到了膝盖,鞋子陷在半尺深的泥浆里。
他冲到基坑边缘,眼前的景象让他心脏猛地一缩。原本用来阻挡海水的临时土石围堰,在暴雨和潮汐的双重夹击下,出现了一个宽达十米的缺口。灰黑色的海水混杂着泥沙,正像瀑布一样灌入已经挖掘成型的基坑底部。那里还有两台昂贵的蒸汽挖掘机和几十名没来得及撤离的工人。
“该死!”莫纳什怒吼一声。他一把抓过身边工头的铁皮喇叭,“不要乱!所有人,听我指挥!停止撤退!”
“可是长官,水太大了!再不跑就来不及了!”工头惊恐地喊道。
“跑了就全完了,船坞就废了。”莫纳什的眼中透着一股狠劲,“启动所有的备用蒸汽泵!把抽水量开到最大!把那边的沉箱拖过来!就是那个本来准备做闸门的钢筋混凝土沉箱!”
“那个沉箱还没干透!而且太重了,起重机拉不动!”
“那就用人拉!用绞盘!用那边的火车头!”莫纳什指着旁边那条用来运土的临时铁轨,“把铁轨改道!直接铺到缺口边上!把沉箱推下去堵口子!”
这是一个疯狂的方案。但在莫纳什的怒吼声中,工人们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所感染。恐慌停止了。
一场与引力的拔河开始了。
一台满载着钢筋混凝土沉箱的平底货车,被蒸汽机车嘶吼着推向了悬崖边缘。数百名工人光着膀子,喊着号子,用粗大的麻绳和绞盘,协助着机车克服最后的阻力。
“一、二、三!推!”
伴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那个重达数百吨的沉箱,带着雷霆万钧之势,滑落进了溃口的洪流中。
“砰!”
沉箱重重地砸在缺口处,激起了漫天的水花。海水狂暴的势头,在这一瞬间被强行遏制住了。虽然四周还有水流渗入,但那种毁灭性的倒灌已经停止。
“快!填土!灌速凝水泥!”莫纳什跳上了一块岩石,挥舞着手臂,“别让它被冲走!把它焊死在那里!”
接下来的十二个小时,是科克图岛历史上最漫长的一夜。三千名工人,在莫纳什的指挥下,如同不知疲倦的蚂蚁,在泥浆中传递着沙袋和水泥桶。探照灯的光柱将这片工地照得如同白昼。
当黎明的曙光终于穿透云层,照亮了这片狼藉的工地时,那道致命的缺口已经变成了一堵坚固的混凝土墙。
“长官,我们做到了。”工头递给他一壶热咖啡,手还在发抖。
莫纳什接过咖啡,喝了一口,苦涩而滚烫。
“这才是刚刚开始。”
……
在联邦最南端的霍巴特,一场关于寒冷与未知的对话正在进行。
这里是通往南极的门户。港口里,停泊着一艘经过特殊加固的破冰探险船宁录号。
温暖的壁炉前,亚瑟正饶有兴致地翻看着一份厚厚的计划书。坐在他对面的是道格拉斯·莫森博士。他也是一名极地探险家。
“莫森先生,”亚瑟合上计划书,“你的计划很宏大。你想去南极点?”
“不,殿下。”莫森的声音沉稳,不像那些只为了名声的冒险家,“南极点只是一个地理坐标,插上一面旗子并不能改变什么。我更感兴趣的是科学,我相信那里隐藏着这块大陆最后的地质秘密。”
“地质秘密。”亚瑟咀嚼着这个词,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黑乎乎的岩石标本,放在了桌子上。
那是戴维教授在西澳发现的沥青铀矿样本。
“莫森先生,你认得这个吗?”
莫森拿起岩石,仔细端详,脸色微变:“这是……放射性矿物?和居里夫人在沥青渣里提炼的那种东西一样?”
“是的。”亚瑟压低了声音,“我们在西澳发现了它。但地质学告诉我,这种古老的地层结构,在南极大陆的某些区域,也有延伸。如果我们在那里也能找到它……”
莫森立刻明白了亚瑟的意思。这不再是一次单纯的科学考察,这是一次战略资源勘探。
“殿下,您是想让我去南极找……这种石头?”
“不只是石头。”亚瑟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那片通向极地的灰色大海,“我要你去那里,建立一个永久性的科考站。不仅要画地图,还要气象观测,还要地质勘探。”
“我要的是领土,是资源。”
“我会给你最充足的资金,最好的装备。我会给你准备几台能在低温下工作的无线电台。”
亚瑟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莫森。
“我要你在那里,插上联邦的旗帜。然后告诉世界:从这片海岸向南,一直到极点,这片扇形区域,属于澳大拉西亚。”
莫森感受到了这份委托的分量。这比去探险要枯燥得多,但也重要得多。他是在为这个国家,圈定一块边疆。
“我接受任务,殿下。”莫森站得笔直,“但我需要一艘更好的船。宁录号太老了。”
“你会有的。”亚瑟笑了,“我会让海军部给你拨一艘退役的辅助巡洋舰。把它改成最坚固的破冰船。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极光号。”
喜欢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