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五十分,苏念站在陆时衍办公室门外,深吸了一口气,指尖因用力握着文件夹而微微泛白。与陈老师的会面比她预想的还要成功,对方对项目理念高度认同,甚至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只待后续细节敲定。这本该让她信心倍增,但一想到即将独自面对陆时衍,听他审阅那份凝聚了她无数心血、同时也可能被批得一无是处的完整方案,那股熟悉的、混合着紧张与不服输的情绪便再次涌了上来。
她抬手,轻轻敲了三下门。
“进。”门内传来陆时衍低沉而清晰的声音。
苏念推门而入。陆时衍的办公室依旧是极简的冷色调,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都市景象,而他本人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目光落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手指偶尔在键盘上敲击一下。阳光勾勒出他冷峻的侧脸轮廓,带着一种生人勿近的气场。
“陆总监。”苏念走到办公桌前站定。
陆时衍没有立刻抬头,只是抬手示意她稍等。办公室里只剩下他敲击键盘的轻微声响和彼此几不可闻的呼吸声。苏念趁此机会迅速平复了一下心跳,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他整洁的桌面——除了电脑和必要的文具,只有一角放着她凌晨发送的那份V3版报告的打印稿,上面似乎有红笔标注的痕迹。
她的心微微一紧。
大约一分钟后,陆时衍终于合上电脑,抬眸看向她,眼神锐利如常。“方案。”
言简意赅,直奔主题。
“好的。”苏念将手中的文件夹打开,取出那份精心准备的非遗板块完整方案,双手递了过去。“这是非遗文化融合板块的完整方案,包括更新后的市场分析、具体落地计划、合作资源清单、预算明细以及风险应对预案。”
陆时衍接过,没有说话,直接翻看起来。他看得很快,但眼神专注,修长的手指偶尔会在某一页停留,指尖点着某个数据或段落,眉头微蹙。
苏念安静地站着,内心却远不如表面平静。她看到他翻到预算部分时,目光停留的时间格外长。那份预算,她是在V3版基础上,结合上午与几位非遗老师沟通后的最新意向,重新核算和调整过的,为了争取资源,部分项目的预算确实比初期预估有所上浮。
“预算超支百分之十五。”陆时衍终于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只是陈述事实,目光从文件上抬起,落在她脸上,“理由。”
压力瞬间袭来。苏念稳住心神,迎上他的目光,声音尽量保持平稳:“主要是两方面。第一,为了应对华彩传媒的竞争,确保核心非遗资源的锁定,我们在部分头部传承人的合作费用上做了适当上调,这部分增加了百分之八的成本。第二,基于上午与几位老师深入沟通后反馈的需求,我们在社区工作坊的物料准备和体验环节设计上做了优化和升级,旨在提升参与者的沉浸感和项目口碑,这部分增加了百分之七的成本。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在附录三。”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认为,这部分预算增加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构筑我们的资源壁垒,并在项目启动初期就建立品质标杆,从长远看,性价比更高。”
陆时衍听完,没有立刻评价,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重新落回文件上,翻到了风险预案部分。“华彩的竞争,你预估会对我们造成多大影响?你的预案,核心是什么?”
“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他们利用……利用我们前期泄露的信息,针对性挖角,短期内会给我们造成一定的资源紧张和沟通成本上升。”苏念谨慎地选择着措辞,没有直接点出林薇薇的名字,但她知道陆时衍明白。“我的预案核心是‘差异化聚焦’和‘速度致胜’。”
她向前微微倾身,手指在方案上的一页图表划过:“华彩的优势在于资金和渠道,但他们项目立意偏向短平快的商业变现。我们的优势在于项目与社区深度绑定的长期价值,以及对非遗文化内核的尊重与创新诠释。所以,第一,避开与他们正面争夺已被他们盯上的少数顶级资源,转而挖掘和扶持那些有潜力、有想法但尚未被过度商业化的‘潜力股’,比如我今天下午接触的‘云织工作室’陈老师。第二,加快落地速度,用实际活动和社区反馈来证明我们的模式可行,形成示范效应,反向吸引更优质的资源。第三,加强与合作方的深度绑定,不仅是项目合作,更着眼于共同成长,比如引入资源为他们提供展示平台、技术培训等附加价值。”
陆时衍安静地听着,眸色深沉,看不出是赞同还是反对。直到苏念说完,他才淡淡开口:“思路清晰。但执行难度呢?你怎么确保你找的‘潜力股’能达到项目要求?又怎么保证你的‘速度’能快过对方的资本碾压?”
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苏念感到后背微微渗出汗意,但她知道,这是展示她真正思考的时候。“关于‘潜力股’的筛选,我建立了一套评估标准,不仅看技艺,更看重创新意愿、沟通能力和与社区文化的契合度,相关资料在附件四。至于速度,”她深吸一口气,“我会优先启动几个小型、易落地、可见度高的标杆性活动,快速积累案例和口碑。同时,已与部分意向强烈的合作方签订了排他性意向协议,虽然法律约束力有限,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华彩的脚步。最重要的是,”她抬起头,眼神坚定,“我相信我们项目的内核吸引力,这是华彩用钱砸不出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