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傍晚,苏念刚把文创团队的周进度报告发给陆时衍,手机就响了。来电显示是合作的非遗工坊负责人王师傅,她心里咯噔一下——这个点打电话,多半是出了问题。
“苏小姐,不好了!”王师傅的声音带着慌乱,“你们定制的那批非遗剪纸书签,刚才打包的时候发现,有一半的书签边缘没剪齐,还有十几张颜色印错了!明天就要送样给甲方,这可怎么办啊?”
苏念手里的笔“啪”地掉在桌上,心脏瞬间提到嗓子眼。这批剪纸书签是文创板块的核心样品,甲方明天要带去参加文旅项目推介会,要是出了差错,不仅会影响文创方案的推进,还会让公司在甲方那里失去信任。
“王师傅,您先别慌!”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印错颜色和剪不齐的书签有多少?还能不能补救?”
“印错颜色的有十五张,剪不齐的有三十张,总共四十五张,占了这批样品的一半。现在工坊里只有两个师傅在,要是重新做,今晚肯定赶不完啊!”王师傅的声音越来越急。
苏念咬了咬牙,拿起外套:“王师傅,您把工坊地址发给我,我现在过去帮忙。您再联系两个师傅过来,咱们一起赶,一定能在明天早上之前做完!”
挂了电话,她给林薇发了条消息,简单说明情况,然后抓起包就往门口跑。路过总监办公室时,她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告诉陆时衍?可转念一想,陆时衍今天加班到很晚,刚走没多久,而且这件事是她负责的,不能再麻烦他。
非遗工坊在城郊的文创园里,离公司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苏念坐在出租车里,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路灯,心里又急又慌。她打开手机,翻出剪纸书签的设计图,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制作流程——剪纸需要先描边、再裁剪,最后染色,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尤其是边缘裁剪,必须整齐利落。
晚上八点半,苏念终于到了工坊。推开玻璃门,就看到王师傅和两个老师傅围着桌子,手里拿着剪刀,愁眉苦脸地看着桌上的书签。
“苏小姐,你可来了!”王师傅赶紧站起来,“这是印错颜色的,这是剪不齐的,我们已经挑出来了。”
苏念走过去,拿起一张印错颜色的书签——本该是浅红色的非遗图案,印成了深粉色,边缘还有明显的晕染痕迹;再看剪不齐的书签,有的地方多了个小尖角,有的地方缺了一块,确实没法送给甲方。
“王师傅,您和李师傅负责重新裁剪,我和张师傅负责染色和烘干。”苏念撸起袖子,拿起桌上的画笔,“咱们分工合作,争取在凌晨四点前做完,这样早上还能赶在甲方上班前送过去。”
“好!”三个师傅异口同声地答应,立刻行动起来。
工坊里只有两盏台灯,光线有点暗。苏念坐在桌前,手里拿着画笔,小心翼翼地给剪纸书签染色。她平时做手账时经常画画,对颜色把控很准,可非遗剪纸的染色要求更高,需要均匀细腻,不能有一点晕染。她屏住呼吸,一笔一笔地涂,每涂完一张,就放在旁边的烘干架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工坊里只有剪刀裁剪纸张的“咔嚓”声和画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苏念的手越来越酸,眼睛也开始发涩,可她不敢停下来——只要一想到明天甲方期待的眼神,想到陆时衍对她的信任,她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
凌晨一点,林薇突然出现在工坊门口,手里提着两大袋夜宵和咖啡:“念念,我跟我老公说了一声,就赶过来了。这是给你们买的包子和咖啡,先垫垫肚子。”
“林姐,你怎么来了?”苏念又惊又喜,眼眶瞬间有点红。
“你一个人在这里,我怎么放心得下?”林薇拿起一张没染色的剪纸,“我以前跟我外婆学过剪纸,裁剪我还行,我来帮你们剪。”
有了林薇的加入,效率明显提高了。四个人分工合作,裁剪、染色、烘干、打包,有条不紊地推进。凌晨三点半,最后一张书签终于烘干打包好,苏念看着桌上整齐的五十张剪纸书签,长舒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浑身像散了架一样。
“终于做完了!”王师傅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脸上露出了笑容,“苏小姐,多亏了你,不然我们今晚肯定赶不完。”
“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苏念笑着说,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现在三点半,我们还有两个小时,能赶在甲方上班前送到公司。”
凌晨五点,苏念和林薇抱着装有书签的样品盒,回到了公司。她们把样品盒放在会议室的桌上,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松了口气。
“念念,你先在会议室沙发上睡会儿,我去楼下买早餐,等会儿甲方来了,我们才有精神应对。”林薇拍了拍她的肩膀。
苏念点点头,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可她刚眯了一会儿,就听到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她以为是林薇回来了,睁开眼,却看到陆时衍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公文包,眼神里满是惊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