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
他看着身边美人凝香吹弹可破的肌肤,感受着她掌心传来的细腻温度。
他再也提不起那股杀气了。
他甚至连多看一眼那份密报上的“杀人诛心”之语,都觉得有些心烦。
“大王,镇海军掌书记沈崧求见。”
亲卫的声音,将他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钱镠的动作顿了一下,怀中的美人凝香立刻乖巧地坐直了身子,不敢有丝毫逾矩。
沈崧,字吉甫。
此人乃钱镠起兵之初便跟随左右的元从旧臣,如今任镇海军掌书记,凡钱镠治下的一切文书、檄文、表奏,大多出自其手,是钱镠真正的心腹谋主。
“让他进来。”
钱镠懒洋洋地摆了摆手,并未屏退左右的舞姬与乐师。
于他而言,沈崧并非外人。
不多时,一位身着暗青色官袍,面容清瘦,眼神却炯炯有神的中年文士,迈着沉稳的步子快步走入殿中。
掌书记的官阶并不高,如一州刺史府中掌书记,仅是九品。哪怕是节度一军的掌书记,也不过从八品,所以只着青、绿官服。
但却无人敢小觑,只因掌书记从来都是上位倚仗的心腹,这就好比后世机要秘书。
他目不斜视,对周围的奢靡景象恍若未见,径直走到殿前,对着钱镠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大礼。
“臣,沈崧,拜见大王。”
“吉甫来了,不必多礼。”
钱镠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慵懒的亲近:“来人,赐座,赐酒。”
“谢大王。”
沈崧在下首的锦墩上端正跪坐,却并未去碰侍女奉上的那盏金樽美酒。
他抬起头,神色严肃地拱手禀报道:“大王,歙州与饶州刚刚传来密报,刘靖已于日前征发数万民夫,调集大批粮草军械至余干县,看其兵锋所指,似是要对盘踞在信、抚二州的危全讽动手了。”
“呵呵。”
钱镠闻言,不由得笑了。
他捏起一颗晶莹的葡萄,亲自喂到怀中美人的红唇边,看着美人娇羞地咽下,这才慢悠悠地开口,仿佛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邻家闲事。
“本王这个女婿,还真是个一刻也闲不住的性子。”
“春天才刚把饶州那块硬骨头啃下来,这才消停了几个月?秋天才刚到,就又迫不及待地要去砸危全讽那颗更硬的核桃了。”
沈崧却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沉声分析道:“大王,危全讽‘清君侧’虎头蛇尾,虽趁机夺了其弟危仔倡的兵马地盘,可江西地面上人心思动,正是根基不稳之时。”
“北面的朱温与李存勖即将于河北开战,血流漂杵,已成燎原之势,无暇南顾。”
“而淮南徐温弑主篡权,内乱未平,自保尚且不及。”
“此时此刻,确是刘靖攻取江西的最好时机。若是拖延下去,待各方势力缓过这口气来,再想动手,便难上加难了。”
“刘刺史此举,时机抓得极准。”
“不错。”
钱镠赞许地点了点头。他虽然耽于享乐,但这点基本的军政眼光,是从未丢下的。
他忽然来了兴致,仿佛想起了什么得意的事情,带着几分向老友炫耀的口吻,打趣地问道:“吉甫,你且说说,本王当年选女婿的眼光,究竟如何啊?”
沈崧立刻躬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钦佩之色,由衷赞道:“大王目光如炬,慧眼识人,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及也。”
“刘刺史年少英雄,用兵如神,确乃人中之龙凤。”
这句恰到好处的恭维,让钱镠很是受用,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他不禁有些感慨起来:“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他入主歙州不过短短两年光景,不但把那弹丸之地经营得固若金汤,钱粮满仓,还能趁势而为从钟匡时和危氏兄弟口中夺了饶州这块肥肉。”
“如今这般架势,怕是用不了三年五载,这整个江西之地,都要改姓刘了。”
对于刘靖这股势力的迅猛崛起,钱镠并无多少忧患之思。
恰恰相反,他乐见其成。
如今的南方诸镇,能被他真正视作心腹大患的,唯有东面那头虎视眈眈的巨兽——淮南杨吴。
刘靖这头在江西新生的猛虎,闹得越凶,动静越大,就越能替他吸引和牵制杨吴的精力。
翁婿二人,一东一西,守望相助。
有刘靖在西边挡着,他这个吴越王的位置,才能坐得更安稳,这杭州城的歌舞,才能永远不停歇。
想到这里,他自然而然地记起了自己那位远嫁歙州的宝贝女儿,钱卿卿。
“算算日子,再过两三个月,便是永茗的生辰了。”
钱镠对沈崧吩咐道,“吉甫,你用心去库里挑些新奇的礼物,什么东海大珠、上好蜀锦、新罗人参,都备上。”
“到时候遣一得力之人,风风光光地送去歙州,莫要失了本王的体面,也别让外人觉得本王忘了这个女儿。”
“属下明白,定会办得妥妥当当。”
沈崧恭声应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