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看起来是“外甥为舅舅报仇”,可背后藏着的,是汉朝朝堂的权力博弈。
当时的卫氏集团有多厉害?卫子夫是皇后,卫青是大将军,霍去病是骠骑将军,一家三个人把持着后宫和军权,汉武帝早就想打压了。而李氏家族虽然势力不如卫家,却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表”——李广的弟弟李蔡,当时还当着丞相。
就在李敢被杀前半年,李蔡突然因为“私吞先帝墓地财物”的罪名自杀了。一个丞相,再贪心也不至于去动先帝的坟地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汉武帝在借机削弱李氏家族的势力。而霍去病射杀李敢,更像是压垮李氏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他自己,也成了这场斗争的“棋子”。
更要命的是,霍去病还卷入了“立太子”的风波。他平时不管朝政,却突然带着满朝大臣上书,请求汉武帝封其他皇子为王,好让太子刘据的位置稳一点。这事儿看起来是帮卫家(刘据是卫子夫的儿子),可在汉武帝眼里,这是霍去病在“结党营私”——一个武将,不好好打仗,却掺和朝政,这是汉武帝最忌讳的。
一边是亲舅舅卫青的卫氏集团,一边是宠他爱他的汉武帝,霍去病夹在中间,根本没得选。卫家想利用他巩固势力,汉武帝想借他打压卫家,连他一手带大的弟弟霍光,后来都成了汉朝的权臣。
有人说,霍去病是被逼得自杀了——他不想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只能用自己的死,来平息这场风波。也有人说,是汉武帝下的手——霍去病功劳太大,又掺和朝政,已经超出了汉武帝的掌控,只能除掉他。
可不管真相是什么,《史记》里那个“卒”字,都藏着太多的无奈。汉武帝为他举办了最隆重的葬礼,让铁甲军从长安一直列队到茂陵,还把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样子,可这一切,都换不回那个在漠北战场上意气风发的少年。
尾声:我们宁愿相信,他是死于瘟疫
直到今天,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瘟疫致死”的说法。
因为我们不想接受,那个17岁出征、19岁封狼居胥、22岁成为大司马的少年战神,最后会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我们更愿意想象,他是在战场上染了匈奴的瘟疫,带着对家国的牵挂、对战场的眷恋离开的——这样的他,永远是那个骑着战马、披着铠甲,在漠北风沙里喊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
霍去病的早逝,就像一颗流星划过汉朝的天空,短暂却耀眼。他的死因或许永远是个谜,但他留下的传奇,却让一代又一代人记住了: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有个少年将军,用一生的时间,活成了民族的骄傲。
喜欢看故事悟人生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看故事悟人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