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您为什么不宣布破产?”汤姆如今在杂货店当店员,某次来看他时忍不住问。费雪推了推裂了缝的眼镜:“我欠的不只是钱,还有信任。”他白天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晚上给函授班讲课,微薄的收入全部用来还债。曾经在股市呼风唤雨的手,现在要为五美元的课时费反复修改讲义。
1947年春天,79岁的费雪在廉价公寓里去世,枕边还放着未完成的经济学手稿。抽屉里有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他晚年反复书写的句子:“我曾以为能计算经济规律,却算不透人性的固执。”窗外,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钟声依旧敲响,只是再也没有人记得,那位曾在这里创造神话的耶鲁学霸。
六、后视镜里的警示
如今翻开1929年的财经报纸,费雪那句“股市将永远站在高位”已成经典警言。当我们站在历史的后视镜前,会发现困住他的从来不是股市波动,而是成功筑起的认知高墙。就像在康涅狄格庄园修剪玫瑰时,他只看到盛开的花朵,却没注意到土壤下滋生的虫蛀。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费雪时刻”:职场精英坚信自己的方案完美无缺,创业者死守过时的商业模式,投资者抱着亏损股票不肯割肉。当我们过于相信“过去的成功逻辑”,就像给认知装上了单向玻璃——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趋势,却看不见真实世界的风起云涌。
那位在黑板前推演公式的年轻教授或许不会想到,比数学模型更复杂的,是人性的曲线。就像曼哈顿的冬天总会下雪,经济周期自有其规律,而真正的智慧,在于在顺境中留一份清醒,在自信里藏一分谦逊。毕竟在时间的长河里,没有永远站在高位的“神话”,只有懂得敬畏规律的“凡人”。
喜欢看故事悟人生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看故事悟人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