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那些会说话的人,就不一样了。同样是等人没来,人家会说:“路上可能堵车了,咱们先吃着,不等他们了。”既不让早来的人觉得自己多余,又给晚来的人留了面子。跟人提意见的时候,人家会说:“你这个想法挺不错的,要是再加点什么什么,可能会更好。”这样既指出了问题,又让人容易接受。
李富贵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咱们每个人说话的样子。有时候咱们觉得自己没啥坏心思,就是随口一说,可别人听着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就像老辈人常说的:“舌头上有把刀,说话别太糙。”咱们说话前,得多在脑子里转几个弯,想想对方听了会是啥感受,别像李富贵似的,一句话把人都给说跑了。
其实啊,说话的学问可大着呢。它就像做菜一样,得讲究个火候和调味。该说的话,得说得恰到好处,就像盐放多了会咸,放少了没味;不该说的话,就得烂在肚子里,就像辣椒再香,放错了菜也会坏了味道。咱们要是能把这说话的功夫练好了,不管是跟家人相处,还是跟朋友打交道,都能顺顺当当的,少闹些误会,多些和气。
你看那太平镇的李富贵,自打那次以后,可算是长了记性。后来他再请客,说话那叫一个讲究,见了王掌柜就说:“多亏您平时照顾生意,今天可算把您盼来了。”见了赵秀才就说:“早就想请您来坐坐,听听您讲讲学问。”这么一来,客人都高兴得不得了,宴席上热热闹闹的,再也没出过岔子。这就应了那句老话:“会说的两头瞒,不会说的两头传。”说话是门艺术,更是一种修养,愿咱们都能做个会说话的人,用温暖的言语照亮别人,也让自己的日子过得顺顺溜溜、和和美美。
喜欢看故事悟人生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看故事悟人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