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鱼家的别墅,坐落在沪海市郊一个名声在外的顶级豪宅区。这么说吧,这地方的地皮,已经不是用“寸土寸金”能形容的了,得用“寸土尺金”!整个小区依山傍水,环境幽静得吓人,统共也就十几栋别墅,彼此间隔老远,私密性极好。能住在这儿的,都不是一般人。
李正阳是坐着王多鱼 那辆骚包的亮黄色兰博基尼Urus过来的。车停在一栋目测占地起码两三亩、风格极其“恢弘”的别墅前。这别墅的体量,比李正阳在郊区买的那套“经济适用型”别墅,大了不止一圈!
李正阳下车,仰头打量着这栋“宫殿”般的建筑,沉默了好几秒,最后只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很大。”这外观是那种典型的、恨不得把“我很贵”三个字刻在门楣上的欧式古典风格,巨大的罗马柱,繁复的浮雕,看着气派是气派,但总让人觉得有点……用力过猛。
他是真不喜欢这种风格。搞不懂为什么国内很多有钱人,总觉得住别墅就得搞成这种西式范儿,仿佛不这样就不够“高档”似的。在他 看来,有点缺乏审美自信。
两人走到那扇雕花大铜门前,门口的保安把门一开,李正阳迈步进去,瞬间感觉像是穿越了!
好家伙!外面是纯正的“凡尔赛宫”风情,里面却画风突变,直接切换成了“故宫博物院”的某个偏殿!清一色的紫檀木、黄花梨家具,博古架上摆着瓷器玉器,墙上挂着水墨字画,多宝格、太师椅、条案……一应俱全,空气中还飘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这中西混搭,简直是冰与火之歌,风格割裂得让人眼晕!
李正阳被这强烈的反差震得愣在原地,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凑近王多鱼 ,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小声吐槽:“多鱼……这房子的内外设计……是你们家同一个设计师干的?”
王多鱼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挠了挠头,干笑道:“呃……是啊,怎么了?”
李正阳闻言,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扫过那格格不入的室内装修,然后非常认真且言简意赅地对王多鱼 建议道:
“炒了吧。”
王多鱼 :“……” 他 竟无言以对。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得体、气质沉稳的管家模样的中年人微笑着迎了上来:“少爷回来了。李先生,欢迎光临,老爷刚刚来电话,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请您二位先在茶室稍坐。”
管家引着他们穿过挂满名家字画的走廊,来到一间更为雅致的茶室。茶室倒是风格统一,完全的中式,红木茶海,紫砂壶具,一旁还点着线香,氛围倒是营造得不错。
两人刚坐下,就有佣人悄无声息地送上热茶和精致的茶点。王多鱼大大咧咧地瘫在太师椅上,抓起一块绿豆糕就塞进嘴里。李正阳 则端着茶杯,慢慢品着,那卷用牛皮纸精心包好的《骏马图》,就放在他手边的空位上,显得格外醒目。
在茶室等着王主席回来的间隙,李正阳 捧着那杯上好的龙井,看着窗外渐渐沉入暮色的奢华庭院,忽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关于王主席的财经人物专访。那篇文章把王主席描绘成一个近乎苦行僧般的工作狂——每天清晨六点雷打不动起床工作,日程表精确到分钟,会议一个接一个,永远有处理不完的公务,忙到深夜才能休息。生活上更是被形容得极为“节俭”,说什么早餐就是清粥小菜,午晚餐也不过是两荤一素的“工作餐”,凸显其专注事业、不享奢靡的企业家形象。
李正阳转过头,带着几分好奇和调侃,问瘫在对面太师椅上、正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的王多鱼 :
“哎,多鱼,我之前看那个《财经周刊》写你爸的报道,说得可神了!说你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忙得脚不沾地,吃饭也特别简单,早上白粥咸菜,正餐就俩菜一汤,过得跟清教徒似的……真的假的啊?” 他 半开玩笑地指了指这间极尽雅致、处处透着“不差钱”的茶室,以及窗外那造价不菲的园林,“我说……今晚你爹招待的晚饭,不会真就按报道上来,给上四个菜吧?”
王多 一听这话,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直接“嗤”一声冷笑出来,手机都懒得看了,坐直身体,脸上露出一个“你太天真了”的嘲讽表情:
“你还真信那些玩意儿啊?” 他语气夸张,“那都是糊弄鬼呢!专门说给外面人听的!也就采访那天,装装样子,显得亲民、励志!你还当真了?”
他拿起一块精致的杏仁酥扔进嘴里,含糊不清地继续吐槽,带着富二代特有的直白和现实:
“赚钱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过人过的日子吗?要是赚了那么多钱,还天天喝稀粥啃咸菜,那特么不是有病吗?图啥啊?图别人夸你一句‘艰苦朴素’?那不是傻缺嘛!”
他 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指了指周围:“你看这房子,这摆设,我爸要是真过得跟报道上似的,他折腾这些干嘛?留着钱下崽儿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