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研究着腾讯的股票走势,李正阳仿佛能听到一些潜在的“观众”的疑问:
“李正阳是不是傻?重生者手握未来十几年的‘剧本’,知道腾讯、阿里、茅台这些超级牛股会涨几百倍!直接把所有钱砸进去躺平不就行了?费劲巴拉搞什么游戏工作室、操心什么表弟、还想着未来布局?累不累啊?”
这种想法,看似合理,实则大错特错!
李正阳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几个字:认知边界!
他深吸一口气,清晰地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他的“先知”优势,是有保质期的!
他是从2025年猝死重生的!这意味着,他对未来的“认知”,只能覆盖到2025年!甚至更早!因为随着他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引发的连锁反应会越来越大,历史轨迹会加速偏离他前世的记忆!可能到了2020年,甚至更早,他所“知道”的未来,就已经面目全非了!
“2025年之后的世界……对我来说,就是一片未知的黑暗!”李正阳低声自语,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深深的印记。
他现在赚取的每一分钱,无论是苹果股票的暴利,还是即将从次贷危机做空中获得的巨额财富,本质上都是利用信息差!是利用他对未来特定事件和特定公司早期发展的“预知”能力!这是一种不可再生、且会快速消耗的资源!
一旦时间线推进到他的认知边界之外,或者因为他的干预导致历史轨迹发生重大偏移,比如他给国家的预警报告可能已经改变了我国应对危机的策略和节奏,他的“金手指”就失效了!他将失去最大的依仗,变成一个……只是比普通人多了一些阅历和启动资金的“普通人”!
“到那时……我还能靠什么?”李正阳问自己。
靠炒股?失去了“先知”视角,在瞬息万变、信息高度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他凭什么保证能持续盈利?他前世只是个证券公司的底层员工,不是什么股神!靠投资?没有了对未来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他凭什么能选中下一个“腾讯”或“阿里”?风险投资,十投九输!
他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2025年之前赚够花几辈子的钱,然后坐吃山空!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更是一种巨大的风险!谁能保证2025年之后不会发生新的、他完全无法预料的全球性危机?谁能保证他赚到的钱不会因为通货膨胀、投资失误或者其他不可抗力而大幅缩水?
“所以……现在赚的钱,是资本!是弹药!但绝不是终点!”李正阳在笔记本上用力写下这句话。
他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帮助表弟们建立游戏工作室,还是投资腾讯,甚至是在发改委工作的父亲、经营电器卖场的母亲……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或赚取眼前的利润!
他是在打基础!是在布局!是在培养真正的商业嗅觉和运作能力!
? 星辰游戏工作室: 这不仅仅是为了给梁宇他们找条出路。这是李正阳在试水管理!他在观察如何组建团队、制定规则、激励员工、控制成本、开拓市场、应对风险。他在学习如何将一群“乌合之众”变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组织。他在积累实业运营的最初级经验。即使这个工作室最终失败了,其中的教训也是宝贵的。如果成功了,它可能成为未来进入游戏产业、数字娱乐产业甚至互联网服务产业的跳板!
? 投资腾讯: 这也不仅仅是财务投资。成为腾讯的股东(哪怕是小股东),意味着他有机会接触到这家未来巨头的成长轨迹、商业模式、企业文化。这能极大地拓宽他的视野,提升他对互联网行业的理解深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洞察的过程。未来,当他的认知优势减弱时,这种基于深度理解和行业洞察的投资能力,将比单纯依靠“先知”更加可靠和持久!
? 父亲李卫国在发改委: 这为他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家政策走向、宏观经济形势、产业规划布局的独特窗口。政策是商业的土壤和风向标。理解政策,才能把握大势,规避风险,抓住机遇。这层关系,在未来他真正开始大规模商业运作时,将是至关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潜在助力(在合规合法范围内)。
? 母亲徐秀芬的电器卖场: 这是一个观察实体零售、消费者行为、供应链管理、品牌运营的绝佳样本。电器城生意的火爆,让他直观感受到消费升级的力量和渠道的价值。未来无论是继续深耕零售,还是转向其他领域,这些来自一线的实战经验都弥足珍贵。
“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为2025年之后做准备!”李正阳目光坚定,“当我的‘先知’光环褪去,我必须拥有真正的商业智慧、管理能力、行业洞察和人脉资源!我必须建立起一个能够自我造血、持续发展、抵御风险的商业生态!而不是仅仅依靠银行账户里那些会贬值的数字!”
他不想做一个只能依靠“作弊”活着的重生者。他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业领袖,一个即使在失去“剧本”后,依然能凭借自身能力在商海中乘风破浪的强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