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正阳在一中的教室里埋头苦读时,他的父亲李卫国,也在市发改委那间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经历着另一场无声的“风暴”。
苍州市的房地产市场,如同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去年开始就蠢蠢欲动,到了今年,更是如同脱缰野马般一路狂飙!富祥花园的房价,从李正阳当初买入时的988元/平,短短一年时间,已经逼近两千大关!这巨大的涨幅,如同磁石般吸引了无数嗅到金钱味道的资本。
李卫国所在的固定资产投资处房地产规划管理科,这个曾经门可罗雀的“冷衙门”,一夜之间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无数开发商挥舞着规划方案,如同潮水般涌来!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抢占北湖区这块价值洼地!而李卫国负责的,正是规划方案的初步审核和立项建议!
短短三个月时间,李卫国经手审核、提交的规划申请数量,竟然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和!科室的工作量激增,加班成了常态。但李卫国却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效率奇高,思路清晰,提交的报告条理分明,建议中肯。这份突出的工作表现,很快传到了市发改委主任李长春的耳朵里。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李长春点名表扬了李卫国:“李卫国同志,工作扎实,效率高,原则性强!为我们北湖区的开发建设把好了第一道关!值得大家学习!” 这份来自一把手的肯定,让李卫国在单位里声名鹊起,走路都带风。
然而,伴随着工作成绩而来的,还有巨大的诱惑和前所未有的压力。
李卫国的应酬,开始以几何级数增长。以前一个月也难得有一次饭局,现在一周能有好几场!开发商老板们,通过各种七拐八拐的关系——老同学、老同事、老领导、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总能找到门路,把他约出来“坐坐”。
饭局上,气氛总是“热烈”得过分。那些平日里在电视上、报纸上风光无限的大老板们,此刻却放低了身段,一口一个“李科长”、“李主任”地叫着,酒杯端得比谁都勤快。李卫国其实只是个科员!
“李科长!我敬您一杯!您可是我们北湖区开发的大功臣啊!”
“李主任!以后还请多多关照!这杯我干了,您随意!”
“李科长,您看我们这个项目……”
一杯杯高度白酒下肚,李卫国感觉胃里火烧火燎,脑袋也开始发晕。更让他心惊肉跳的,是饭局结束后的“小节目”。
有时是那些老板的司机“顺路”送他回家,经常“不小心”放了几盒包装精美的“土特产”——茶叶、红酒、甚至海鲜礼盒。李卫国推辞,对方就笑着说:“李科长,您太见外了!就是点不值钱的东西,给嫂子尝尝鲜!” 他半推半就地拿回家,打开一看,茶叶罐里塞满了红彤彤的钞票!红酒盒里藏着金灿灿的金条!海鲜礼盒的冰袋下面,压着厚厚一沓美金!
有时是饭局结束,老板“热情”地拉着他去“醒醒酒”,塞给他一个厚厚的信封,拍着他的肩膀说:“李科长,一点小意思,买包烟抽!项目的事,还请您多费心!”
李卫国吓得魂飞魄散!这哪里是“小意思”?这分明是烫手的山芋!是足以把他送进监狱的炸药包!
最让他头疼的是,有时是和科长一起去应酬。开发商老板们会“一视同仁”,先给科长送上厚礼,然后再递给他一份“心意”。科长那边笑眯眯地收下了,还暗示性地看了他一眼。他怎么办?当场拒绝?那不是打科长的脸吗?以后在科室还怎么混?硬着头皮收下?这钱拿着,晚上能睡得着觉吗?
李卫国感觉自己像被架在火上烤!一边是巨大的诱惑和来自上级、同僚无形的压力,一边是良知的煎熬和对法律的恐惧!他每天回家都心事重重,看着那些“土特产”如同看着定时炸弹。
终于,在一次收到一个装着五万现金的“茶叶礼盒”后,李卫国彻底崩溃了!他不敢告诉妻子。想到了在官场打滚多年的弟弟、他拨通了李安邦的电话。
“安邦!哥……哥遇到难事了!”李卫国声音带着疲惫和焦虑,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弟弟。
电话那头,李安邦沉默了很久。作为在检察院工作多年的“老油条”,他对这套潜规则太熟悉了。
“哥,”李安邦的声音低沉而严肃,“这事……你得拎得清。”
“怎么拎清?我现在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愁死我了!”李卫国叹气。
“饭局,不是不能去。”李安邦缓缓说道,“但你要搞清楚,人家请你吃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跟你联络感情?还是为了求你办事?十有八九,是为了办事!送礼也是一样!送的不是礼,是‘敲门砖’,是‘投名状’!”
李卫国屏住呼吸听着。
“所以,关键不在于收不收,而在于这个‘事’,你能不能办?该不该办?有没有风险?”李安邦分析道,“如果这个项目本身符合规划,没有原则性问题,你按正常流程就该批,那人家送你点‘土特产’,你收了,问题不大。这叫‘人之常情’,水至清则无鱼嘛!我们不能贪,但也不能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那样在寸步难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