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国际机场的抵达大厅里,林小雨不停地调整着相机肩带的长度。十五个小时的飞行让她浑身僵硬,但精神却异常亢奋。这是她第一次来美国,更是第一次参与真正的国际合拍项目。
别乱动,像个小偷似的。徐明推着行李车走在她旁边,墨镜下的表情难以捉摸。从飞机降落那刻起,他就变得异常沉默,下颌线条紧绷。
徐老师,您来过LA很多次吧?林小雨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
徐明没有回答,只是突然停下脚步,望向机场巨大的玻璃窗外。加州的阳光倾泻而下,给他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色轮廓。那一瞬间,林小雨仿佛看到了十年前那个初到好莱坞的年轻徐明——满怀梦想,尚未被现实伤害。
车来了。徐明突然说,打断了她的遐想。
一辆黑色SUV停在接机区,车窗降下,露出马克那张轮廓分明的脸:欢迎来到洛杉矶!
去酒店的路上,马克热情地介绍着项目安排。这部名为《治愈之手》的纪录片将追踪记录中美两国医疗工作者的日常,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医患关系的异同。拍摄已经进行了三个月,现在需要徐明团队负责后期剪辑和整体叙事架构。
艾玛非常期待见到你们。马克透过后视镜看了徐明一眼,特别是你,Ming。
林小雨注意到徐明的手指微微收紧,抓住了膝盖:她参与这个项目多久了?
从一开始就在。马克回答,作为医疗顾问和联合制片人。她现在是天使之手慈善基金的负责人,专门帮助贫困患者。
酒店位于圣莫尼卡,距离着名的海滩只有两个街区。马克安排他们休息一天调整时差,第二天上午再开会。
晚上有个小型欢迎晚宴,七点我来接你们。告别前,马克递给林小雨一个文件夹,这是目前拍摄的所有素材目录,有兴趣可以先看看。
房间比想象中豪华,阳台正对太平洋。林小雨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打开文件夹。里面不仅有素材清单,还有一份参与人员的简介。她很快找到了艾玛·哈里森的资料——金发碧眼,笑容温暖,简介中提到她是已故电影剪辑师杰克的妹妹。
林小雨回想起徐明给她看的那张照片,照片里搂着他肩膀的年轻人应该就是杰克。她突然理解了徐明反常的紧张——这将是他与杰克妹妹多年后的重逢,而杰克已经不在人世。
傍晚六点半,林小雨换上一件淡蓝色连衣裙,轻轻敲响徐明的房门。门开了,她惊讶地发现徐明竟然穿着正装——深灰色西装,白色衬衫,连领带都一丝不苟地系着。他甚至还刮了胡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您...看起来很精神。林小雨忍不住说。
徐明不自在地整了整领带:职业场合,基本礼仪。
马克带他们去了海边一家高档餐厅。夕阳西下,太平洋泛着金色的波光。餐厅露台上已经坐了七八个人,见他们到来纷纷起身。
各位,这就是我常说的天才剪辑师徐明和他的得意门生林小雨。马克介绍道,他们将为《治愈之手》带来全新的视角。
寒暄中,林小雨悄悄观察着每个人,试图猜测哪一位是艾玛。就在这时,一个金色短发女子从洗手间方向走来,穿着简单的白色上衣和牛仔裤,与晚宴的正式氛围格格不入。
抱歉迟到了,刚才有个患者电话。女子的声音清澈悦耳。
徐明的身体明显僵硬了。女子抬头看到他们,眼睛瞬间睁大:Ming...
艾玛。徐明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接下来的场景让林小雨始料未及——艾玛快步上前,毫不犹豫地给了徐明一个拥抱。更令人惊讶的是,徐明没有推开她,而是轻轻回抱了一下,甚至在她耳边说了什么,让艾玛眼中泛起泪光。
晚宴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进行。艾玛坐在徐明旁边,两人时不时低声交谈,表情严肃。林小雨坐在马克另一侧,被介绍给美国剪辑团队和其他制片人。
林小姐,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美国剪辑总监罗伯特问道,听说你的获奖短片《呼吸之间》是在医院病房里完成的?
是的,当时我母亲住院。林小雨回答,那是我第一次尝试纪录片形式。
非常感人的作品。罗伯特真诚地称赞,你捕捉到了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特别是光影的处理,很有东方韵味。
话题很快转向《治愈之手》的剪辑方向。美国团队已经完成了一版粗剪,但马克和艾玛都不满意。
太像传统的医疗纪录片了,马克摇头,我们需要的是能打动人心的故事,而不是冷冰冰的案例堆砌。
明天看了素材再说吧。徐明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没有看到实际画面前,任何讨论都是空谈。
晚宴结束后,马克提议去海滩散步醒酒。夜色中的圣莫尼卡海滩安静而美丽,浪花轻轻拍打着岸边。不知不觉间,林小雨发现自己和徐明落在了后面,其他人已经走到前方。
艾玛和我想象中很不一样。林小雨试探着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