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雨站在星耀传媒公司的大楼下,抬头望着这座玻璃幕墙构成的现代建筑,心跳加速。今天是她的第一天实习,作为一名传媒大学影视剪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能进入这家国内顶尖的MCN机构实习,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
加油,林小雨,你可以的!她小声给自己打气,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迈步走进旋转门。
人事部的小张带她简单参观了公司后,把她领到了剪辑部门。开放式办公区里,二十多名剪辑师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没人抬头看这个新人一眼。
这位是徐明老师,你的实习导师。小张介绍道,徐老师是我们公司的资深剪辑师,跟着他能学到很多东西。
坐在角落工位的男人头也不抬,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他约莫三十五六岁,穿着简单的黑色T恤,头发有些凌乱,眼睛下方有明显的黑眼圈,但手指在键盘和数位板上的动作却异常精准迅速。
徐老师好,我是林小雨,请多指教。林小雨恭敬地鞠躬。
徐明终于抬起头,眼神锐利地打量了她一眼,会用Premiere和AE吗?
会的,学校课程都学过,我还自学了DaVinci Resolve。
理论知识没用,关键是手上功夫。徐明语气平淡,下午有个化妆品广告要剪,你先看看素材,三点前给我一个粗剪版本。
林小雨愣了一下:今天下午?
有问题?徐明挑眉。
没,没问题!林小雨赶紧回答,心里却已经开始打鼓。第一天实习就直接上手项目,这节奏比她想象中快多了。
她被安排在一个临时工位上,电脑配置很高,但桌面上已经堆满了各种硬盘和数据线。助理给她送来一个移动硬盘:徐老师要的素材都在里面,有30多个G,你先筛选一下。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林小雨全神贯注地浏览素材,标记关键镜头,尝试构建叙事逻辑。她记得教授说过,好的剪辑不是简单拼接画面,而是用镜头语言讲故事。她精心挑选了产品特写、模特使用的自然场景,还加入了一些转场特效。
两点五十分,她忐忑地将成果发给徐明,然后紧张地等待反馈。
十分钟后,内线电话响了:过来一下。
林小雨小跑到徐明工位,只见他面无表情地盯着屏幕,播放着她刚才剪的视频。
你觉得这能叫广告?徐明突然开口,节奏拖沓,镜头选择毫无逻辑,特效用得莫名其妙。客户要的是突出产品卖点,你剪的这是什么?模特的脸比产品还多。
林小雨感觉脸上一阵发烫:我...我以为需要展示使用场景...
你以为?徐明冷笑,客户花了六位数不是买你的。重做,一小时后我要看到成品。
回到座位,林小雨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没想到自己的作品会被全盘否定,更没想到职场的第一课就这么残酷。但她咬咬牙,擦掉眼角的湿润,重新打开工程文件。
这次她不再追求艺术性,而是仔细研究客户提供的brief,严格按照要求选择突出产品功能的镜头,加快了整体节奏,删掉了所有花哨的转场。
四点整,她再次提交了作品。这次徐明只是简短地回复了一个,然后自己动手做了一些微调就发给了客户。
下班时间到了,办公室的人陆续离开,但林小雨不敢走。她不确定自己的工作是否合格,更怕徐明突然又有新任务。直到七点半,确认大家都走了,她才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第一天就加班?一个女声从背后传来。林小雨回头,看到是坐在她隔壁工位的王丽,一个看起来比她大几岁的女生。
嗯...徐老师让我重做了几次剪辑。林小雨勉强笑了笑。
别往心里去,徐明对所有人都这样。王丽递给她一杯咖啡,他以前在好莱坞做过剪辑师,拿过奖的,标准特别高。不过跟着他真的能学到东西。
谢谢。林小雨接过咖啡,感觉温暖了一些,我只是没想到职场和学校差别这么大。
这才哪到哪啊。王丽笑道,等你要面对客户的反复修改、平台的突然审核不通过,还有那些自以为很懂的甲方爸爸时,那才叫崩溃呢。
两人一起走出公司大楼,王丽给了她一些职场生存的建议,比如如何快速理解客户需求、怎样高效整理素材库等等。林小雨感激地记在心里。
接下来的两周,林小雨每天都被安排各种剪辑任务,从简单的短视频拼接,到需要调色、加特效的复杂项目。徐明对她的要求极其严格,从不给予表扬,只有不断的批评和更高的要求。
镜头切换太生硬。
音乐和画面情绪不匹配。
这个字幕动画太廉价了。
节奏感呢?小学生剪的都比这强。
每次批评都像刀子一样扎在林小雨心上,但她渐渐学会了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她开始观察徐明的工作方式,研究他剪辑过的成品,甚至在下班后偷偷练习他提到过的技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