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辞的眉头紧紧皱起,心中的疑云愈发浓重。这个神秘人究竟是谁?他为何要安排自己进入侯府?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一系列的问题在他脑海中翻腾,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深究这些的时候。
“那为何府中之人从未对我提及此事?侯爷和夫人对我,为何总带着一丝疏离?”沈辞继续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侯爷和夫人是怕您知道真相后难以接受,也怕此事曝光后,会给您带来杀身之祸。”张嬷嬷叹了口气,“府中的老仆们,大多都不知道这个秘密,只有侯爷、夫人,还有老身知晓。至于侯爷和夫人对您的疏离,那并非是不喜爱,而是心中有愧,他们既把您当成亲生儿子疼爱,又时刻记着您并非真正的沈辞,这份矛盾,让他们始终无法完全敞开心扉。”
沈辞沉默了,他终于明白,为何穿越以来,镇北侯夫妇对他总是忽冷忽热,府中的老仆看他的眼神也时常带着异样。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身世之谜。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卫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单膝跪地:“大人,京城来的钦差已经抵达泉州城外,传旨说,让您即刻收拾行装,随他回京接受三司会审!”
沈辞的眼神骤然变得冰冷,嘴角勾起一抹腹黑的冷笑。丞相的动作倒是挺快,看来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就等着他查到关键线索时,半路截胡。
“知道了。”沈辞淡淡回应,语气中听不出喜怒,“让钦差大人先在城外的驿站歇息,就说本侯今日处理军务劳累,明日一早便去接旨。”
“是!”亲卫领命,转身离去。
张嬷嬷听到“钦差”“三司会审”等字眼,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侯爷,这可如何是好?钦差前来,怕是来者不善啊!”
“嬷嬷放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沈辞站起身,走到帐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夜空,眼底闪过一丝寒芒,“丞相想让我回京受审,无非是想将我调离泉州,断了我追查玄影组织的线索,再趁机罗织罪名,将我置于死地。可惜,他打错了算盘。”
他转过身,看向秦风,语气严肃:“秦风,你即刻安排人手,密切监视钦差的一举一动,查清他的底细,还有他带来的随行人员,一个都不能放过。另外,继续追查玄影组织的余党,重点排查王家的旧部,务必找到更多关于玄影组织与朝中勾结的证据。”
“末将遵令!”秦风领命,转身就要离去。
“等等。”沈辞叫住他,眼底闪过一丝腹黑的光芒,“再给你一个任务,去准备一些‘特殊’的礼物,送到钦差的驿站。记住,要做得隐蔽,让他看不出破绽。”
秦风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沈辞的意思,躬身应道:“末将明白!”
待秦风离去后,沈辞重新坐回案前,目光落在张嬷嬷身上:“嬷嬷,您在侯府待了这么多年,可知晓丞相与玄影组织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
张嬷嬷仔细回想了片刻,摇了摇头:“老身只是个下人,平日里很少接触府中的核心事务,并不清楚丞相与玄影组织的关系。不过,当年小世子夭折前后,侯爷曾与丞相见过几次面,每次见面后,侯爷的情绪都十分低落,似乎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沈辞的眼神愈发锐利,看来丞相与当年的事,定然脱不了干系。他看着张嬷嬷,语气诚恳:“嬷嬷,多谢您今日告知真相。接下来的日子,您就安心在军营中住下,我会派人保护您的安全。等此事了结,我会给您安排一处安稳的居所,让您安度晚年。”
张嬷嬷连忙起身道谢:“多谢侯爷!老身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希望侯爷能早日查清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
沈辞点了点头,示意亲卫将张嬷嬷带下去休息。帐内再次恢复了寂静,沈辞独自一人坐在案前,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知道,钦差的到来,意味着一场新的博弈即将开始。丞相想让他回京,他偏要留在泉州,查清所有的真相。至于那个钦差,既然敢来趟这浑水,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觉悟。
夜色渐深,泉州军营一片寂静,唯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偶尔响起。沈辞站在帐窗前,望着天边的残月,眼底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无论前方有多少荆棘,无论面对多少敌人,他都不会退缩。
他不仅要查清自己的身世之谜,还要将玄影组织彻底摧毁,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奸佞一一揪出,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先应对好眼前的钦差,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第二天一早,沈辞换上一身正式的朝服,带着几名亲卫,前往城外的驿站接旨。驿站外早已戒备森严,钦差的随行人员个个身着官服,神色肃穆。一名身穿紫色官袍、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站在驿站门口,目光锐利地打量着沈辞,正是皇帝派来的钦差,御史大夫李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