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风沙渐渐平息,夕阳将野狼谷的血色染得愈发浓重。沈辞站在峡谷中央,银甲上的血迹凝结成暗褐色,手中长剑的剑尖还在滴着血珠,却丝毫掩盖不住他眼底的锐利。将士们的欢呼声响彻山谷,久久不散,那是历经生死后的畅快,是保家卫国后的自豪。
“大人,此战我军大获全胜,匈奴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左贤王仅带数名亲卫逃窜,北境之危已解!”赵武大步走到沈辞面前,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雁门关那边也传来消息,王统领和李将军得知我军大胜,趁机出城反击,匈奴残余部队节节败退,已退回北境草原,短期内再无南下之力!”
沈辞缓缓收剑入鞘,剑鞘与剑身碰撞发出的“锵啷”声,在欢呼中依旧清晰。他抬手扶起赵武,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处理伤亡将士的后事,收缴匈奴的兵器、战马和粮草,登记造册,一部分送往雁门关补充军备,剩余的随大军带回京城。”
“属下明白!”赵武躬身应道,转身便要去传达命令。
“等等。”沈辞叫住他,眼中闪过一丝腹黑的算计,“另外,让人散布消息,就说我军虽胜,但伤亡惨重,我已身负重伤,需尽快返回京城调养。同时,让暗线密切关注京城方向的动静,尤其是黑鹰势力的残余分子,一旦有异常,立刻回报。”
赵武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沈辞的用意。大人这是要故意示弱,引蛇出洞,让那些潜伏在京城的隐患主动跳出来。他连忙躬身道:“属下明白!大人放心,属下这就去安排!”
沈辞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扫过峡谷内的尸骸,心中没有丝毫怜悯。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想要换来和平,就必须付出代价。这些牺牲的将士,都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他会让朝廷厚待他们的家人,让他们的英名流传后世。
接下来的三日,大军在野狼谷附近休整。沈辞每日都亲自去慰问受伤的将士,查看阵亡将士的安葬情况,将士们看他的眼神,愈发充满了敬畏和忠诚。与此同时,他故意示弱的消息,也通过各种渠道,悄然传回了京城。
京城,军机处。一名身着黑衣的密探正跪在地上,向丞相汇报着北境的消息:“丞相大人,沈辞在野狼谷大败匈奴,但我军伤亡惨重,沈辞本人也受了重伤,不日便会率领大军班师回朝,请求陛下派御医诊治。”
丞相坐在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他正是黑鹰势力在朝中的最大靠山,也是隐藏在幕后的主使之一。沈辞的崛起,早已让他感到了威胁,此次沈辞出征北境,他本以为左贤王能将其重创,没想到沈辞竟然大获全胜,这让他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重伤?”丞相冷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怀疑,“沈辞诡计多端,你确定他是真的重伤,而不是故意示弱?”
“回大人,消息是从沈辞军中的一名小兵口中得知的,那小兵还说,沈辞在战斗中被左贤王的弯刀砍中了肩膀,伤口极深,至今无法正常穿衣,每日都需要军医换药,看起来确实伤势严重。”密探恭敬地回道。
丞相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和狠厉:“不管是真是假,这都是一个除掉他的好机会。沈辞手握重兵,威望日隆,若是让他平安返回京城,日后必然会成为我们的心头大患。传我命令,让潜伏在京城内外的黑鹰成员做好准备,在沈辞班师回朝的途中,设下埋伏,务必将他和他的大军一网打尽!”
“大人,沈辞大军虽然伤亡惨重,但依旧有四万余众,且都是精锐,我们的人手恐怕……”密探担忧地说道。
丞相冷哼一声,语气带着十足的自信:“放心,我早已安排好了。我已联络了影阁的残余势力,还有一些对沈辞不满的地方官员,他们会在沿途接应我们。另外,我还让人在沈辞大军必经之路的断魂岭,布置了大量的滚石、火油和弓箭手,只要沈辞进入断魂岭,便是他的死期!”
“大人英明!”密探躬身应道,心中对丞相的谋划充满了敬佩。
丞相摆了摆手,示意密探退下。待密探离开后,丞相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沈辞,你屡次破坏我的计划,这一次,我看你还怎么活着回到京城!
与此同时,苏清鸢的行会内,苏清鸢正坐在窗边,手中拿着针线,却久久没有落下。她从街头巷尾的议论中,得知了沈辞在北境大胜的消息,心中既欢喜又担忧。欢喜的是沈辞平安无事,担忧的是那些关于沈辞重伤的传闻。
“小姐,您都坐在这里一下午了,要不要去休息一下?”贴身丫鬟走到苏清鸢身边,轻声说道,“沈大人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回来的,您别太担心了。”
苏清鸢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忧虑:“我总觉得心里不安,那些传闻不知道是真是假。沈辞他……他从来都不会让我担心,可这次,我真的很害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