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辞不再多言,转身快步离去。他骑上早已备好的乌骓马,朝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街道上的百姓们依旧过着平静的生活,丝毫不知道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向他们逼近。沈辞看着这平静的景象,心中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决心。
抵达皇宫时,御书房外已经站满了文武大臣,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低声议论着什么。看到沈辞到来,众人纷纷停下议论,主动让开一条道路。沈辞在朝中的威望,经过这几次的事件后,早已无人敢小觑。
沈辞径直走进御书房,皇帝正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可怕,手中紧紧攥着那份来自雁门关的急报,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看到沈辞进来,皇帝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起身:“沈爱卿,你可算来了!北境之事,你可有对策?”
沈辞躬身行礼,语气沉稳:“回陛下,臣已有初步计划。臣已下令让王统领率领两千三百精锐,日夜兼程赶往雁门关,协助李将军守城,两日内便可抵达。另外,臣已安排暗线截杀李嵩副将,夺回粮草兵器,送往雁门关,解其燃眉之急。”
皇帝松了口气,点了点头:“好!做得好!有沈爱卿在,朕就放心多了。只是,仅凭两千三百精锐,恐怕难以长久支撑,后续的援兵该如何安排?”
沈辞抬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文武大臣,语气坚定:“陛下,臣请求亲自挂帅,率领五万京营精锐,出征北境,抵御匈奴大军!”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一片哗然。不少大臣纷纷出言反对:“沈大人,万万不可!您是朝廷的栋梁,京城的安危离不开您,您怎能亲自出征?”
“是啊陛下,沈大人身系天下安危,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后果不堪设想!不如另选良将出征!”
沈辞冷冷地扫了那些反对的大臣一眼,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各位大人,如今北境危急,雁门关随时可能失守,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们一个个说得冠冕堂皇,可有谁愿意主动请缨,出征北境?”
一句话,让那些大臣瞬间哑口无言,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说话。他们平日里养尊处优,哪里愿意去北境那个苦寒之地,面对凶神恶煞的匈奴铁骑?
皇帝看着沈辞,眼中满是赞赏和信任:“沈爱卿,你真的愿意亲自出征?”
“臣愿意!”沈辞躬身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北境告急,国家危难,臣身为朝廷大臣,岂能坐视不理?恳请陛下恩准!”
皇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好!朕准了!即日起,任命沈辞为北境大将军,率领五万京营精锐,出征北境,抵御匈奴!朕给你全权处置之权,无论涉及到谁,只要敢阻挠战事,一律先斩后奏!”
“谢陛下信任!”沈辞躬身谢恩,心中充满了感激。皇帝的信任,是他此刻最大的动力。
“各位大臣听着!”皇帝目光扫过在场的大臣,语气严厉,“沈将军出征期间,京城的大小事务,由丞相暂代。各部务必全力配合沈将军,粮草、兵器、医药,务必及时供应,不得有丝毫延误!谁敢从中作梗,休怪朕无情!”
“臣等遵旨!”大臣们齐声应道,不敢有丝毫异议。
沈辞又与皇帝和大臣们商议了一些出征的细节,包括粮草的调配、兵器的补充、后续援兵的安排等,直到午后,才离开了皇宫。
回到军机处,沈辞立刻开始部署出征的事宜。他让人传来京营的几位统领,详细安排了出兵的时间、路线和注意事项。又让人去户部、兵部、工部,督促他们尽快筹备粮草、兵器和医药,务必在明日清晨之前,全部准备妥当。
军机处内一片忙碌,所有人都各司其职,不敢有丝毫懈怠。沈辞站在巨大的北境地形图前,目光紧紧盯着雁门关和黑风峡谷的位置,心中不断完善着作战计划。
他知道,匈奴人虽然勇猛,但也有致命的弱点。他们不擅长攻城战,且粮草补给困难,只要能守住雁门关,拖延时间,等到他率领大军抵达,再利用黑风峡谷的地形优势设下埋伏,必然能给匈奴大军致命一击。
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匈奴左贤王是个极为狡猾的人物,征战多年,经验丰富,必然不会轻易上当。而且,黑鹰势力的幕后主使很可能还会在暗中搞破坏,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傍晚时分,赵武匆匆赶了回来,躬身汇报道:“大人,一切都已安排妥当。王统领已经率领大军出发,暗线也已经开始行动,预计今日夜间便可截杀李嵩副将。粮草、兵器和医药也已筹备完毕,明日清晨便可装车出发。”
沈辞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很好。你再安排一下,让军机处的人把近期收集到的关于匈奴的情报,还有黑鹰势力的相关资料,全部整理出来,送到我的府中,我要连夜研究。”
“属下明白!”赵武应道,又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您已经一天没休息了,要不要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