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辞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刘安:“刘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去苏州问问那些商户,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出资。苏州绣品行会的商户,每月能从行会获得三成的利润分红,比他们自己做生意赚的还多,这样的好处,哪个商户会拒绝?至于苏州绣娘的路费和食宿费,可从行会未来的运营资金中预支,等行会盈利后再扣除,无需朝廷拨款。”
刘安被沈辞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王磊看了刘安一眼,又看向沈辞,语气缓和了几分:“沈大人的对策确实可行,但推广新政涉及十个州府,需要协调当地官员、商户和绣娘,并非易事。不如先在两个州府试点,看看成效,再决定是否在全国推广?”
沈辞知道王磊是想拖延时间,他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平静:“王大人,苏州已经试点成功,若是再在两个州府试点,只会浪费时间。如今正是推广新政的好时机,绣娘们翘首以盼,若是拖延下去,恐会让她们寒心。再说,陛下让我负责推广新政,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陛下的期望。”
他故意抬出皇帝,就是为了让王磊不敢再轻易拖延。王磊脸色微变,他知道沈辞深得皇帝信任,若是执意拖延,怕是会触怒皇帝。就在这时,一个官员匆匆走进大堂,在王磊耳边低语了几句。王磊听完,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看向沈辞,语气带着几分复杂:“沈大人,大理寺刚派人来消息,柳成在审讯中,供出了一些户部官员与他勾结的证据,其中……就有刘侍郎。”
刘安听到这话,吓得猛地站起身,脸色惨白:“不可能!我没有跟柳成勾结!是柳成诬陷我!”
沈辞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早就料到柳成会供出刘安,昨日让赵武给大理寺传信,就是让他们加大审讯力度,逼柳成供出同党。他看着惊慌失措的刘安,嘴角勾起一抹腹黑的笑意:“刘大人,是不是诬陷,大理寺自然会查明。不过,在查明之前,你怕是不能再参与推广新政的商议了。”
王磊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对身边的侍卫吩咐道:“把刘侍郎带下去,交给大理寺的人处理。”
侍卫上前,架起惊慌失措的刘安,快步走了出去。刘安的惨叫声渐渐远去,大堂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王磊看着沈辞,眼中多了几分敬畏,他终于明白,沈辞今日来户部,早已做好了万全准备,不仅带来了推广新政的对策,还借柳成的案子,清除了户部内反对新政的势力。
沈辞看着王磊,语气依旧平静:“王大人,刘侍郎之事,不会影响新政的推广。如今户部内反对新政的人已被清除,还请王大人全力配合,尽快拟定推广新政的具体方案,早日让新政惠及更多绣娘。”
王磊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沈大人放心,户部定会全力配合。今日下午,我就召集户部官员,商议推广方案,争取早日拟定出来,呈给陛下。”
沈辞满意地点点头:“多谢王大人,若是有需要沈某配合的地方,王大人尽管开口。”
商议完推广新政的事,沈辞又与王磊讨论了一些具体细节,直到午时过半,才起身告辞。走出户部大堂时,阳光正好,赵武快步跟上沈辞,低声道:“大人,您早就料到柳成会供出刘安,对吗?”
沈辞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柳成贪生怕死,只要大理寺稍加审讯,他就会供出所有同党。刘安是柳成的门生,两人往来密切,柳成怎会放过他?”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清除户部内反对新政的势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让其他州府的官员知道,推广新政是陛下的旨意,谁要是敢阻拦,刘安就是他们的下场。”
赵武心中暗叹,自家大人的手段真是越来越腹黑,不仅能提前布局,还能借他人之手清除障碍,让新政推广之路变得畅通无阻。
两人坐上马车,朝着沈府驶去。车厢内,沈辞拿出苏清鸢准备的点心,又吃了一个豆沙包,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等户部拟定好推广方案,就派人去十个州府传达旨意,同时从苏州调派绣娘去培训当地绣娘,争取在三个月内,让十个州府的绣品行会都建立起来。
马车路过西街的点心铺时,沈辞让车夫停下,他下车走进点心铺,买了一盒苏清鸢爱吃的桂花糕,又买了些杏仁酥,才回到马车上。他看着手中的点心盒,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起,等忙完新政推广的事,一定要好好陪苏清鸢,带她去城郊的别院看桃花,让她好好放松一下。
回到沈府时,苏清鸢正在庭院里晾晒绣品。看到沈辞回来,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快步迎上去:“回来了?事情办得怎么样?”
沈辞笑着点头,将手中的桂花糕递给她:“都办好了,户部已经同意全力配合推广新政,下午就会拟定具体方案。这是给你买的桂花糕,快尝尝。”
苏清鸢接过桂花糕,打开盒子,一股清甜的桂花香扑面而来。她拿起一块,递到沈辞嘴边:“你也吃一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