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军事部署,沈良玉并未停歇。他深知,刀兵可以打下地盘,但唯有让百姓吃饱饭,新政才能真正扎根,根基才能稳固。春耕不等人,推广红薯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
因为仅凭种植粟米,就算不收赋税,也仅仅是让百姓维持不饿肚子,如果遇上天灾,同样是吃不饱。
次日一早,他便带着苏瑾、苏瑜以及新任户房主事刘文正来到了州府粮仓。看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粟米,沈良玉心念一动。
下一刻,在刘文正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粮仓内靠近门口的空地上,如同变戏法般,凭空出现了一座更为庞大的“山丘”——那是无数个鼓鼓囊囊的麻袋,里面装着的,正是沈良玉从系统空间里转移出来的数十万斤红薯!
“这……这……”刘文正指着那突然出现的红薯山,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虽然听闻过总指挥有神仙手段,但亲眼所见,带来的震撼依旧无以复加。
苏瑾微笑着解释道:“刘主事不必惊慌,此乃总指挥师尊所赐‘神仙粮’,名为红薯,正是我等用以解万民饥馑、奠定太平之基的宝物。”
刘文正好不容易缓过神,对着沈良玉深深一揖,声音带着颤抖:“总指挥真乃神人也!有此仙粮,云州百姓有福矣!天下百姓有福矣!”他此刻对沈良玉的忠诚度,瞬间飙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沈良玉淡然道:“些许手段,不足挂齿。刘主事,如今种子已备,接下来如何尽快将其分发至各县,指导百姓种下,就看你们的了。需知农时误不得。”
“卑职明白!卑职即刻安排!”刘文正强压激动,连忙应道。
有了充足的薯种,早已规划好的推广计划立刻全面启动。州衙发布的告示明确告知百姓,官府将免费发放红薯种苗,并派人指导种植。
消息传出,整个云州府都沸腾了,尤其是那些领到了救命粮,吃过红薯的百姓。对天龙军是感恩戴德,更是翘首以盼。
与此同时,沈良玉来到了州衙后院一片僻静的空地。他意念再动,一台墨绿色、造型敦实的解放牌CA10货车赫然出现。这是他很早之前就兑换出来,一直存放在系统空间以备不时之需的。然后又在车里面放了三大鼓桶的柴油和一支手动抽油枪,这些都是以前就让系统兑换好了的。
他命人叫来了周虎和几名最早的天龙军老兵。
“周虎,这车暂时交给你使用了,驾驶方法与运兵车差不多。”沈良玉指着货车说道。
周虎绕着货车走了一圈,摸了摸冰冷的车头,咧嘴笑道:“总指挥,这东西我听大胆说过,你们攻打平安县的时候,就是用这个载五十个人过去的,这么大的箱子,装货应该也能拉很多吧?”
“没错!”沈良玉赞许地点点头,“此物名为货车,载重极强,一日往返数百里不在话下。现在,我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
“请总指挥下令!”周虎挺直腰板。
“你负责带队,驾驶此车,每日往返一县,将库房中的红薯种苗,运送至清泉、安岭、河西、林源、富江五县!每县首批,运送一万斤,不够的,下次再运一车过去!”沈良玉下令道,“同时,从州府衙门原本的吏员中,挑选十名机灵、熟悉农事或者善于沟通之人,随车同行。他们的任务,是抵达各县后,立即培训当地衙役和乡里的官吏,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所有人掌握红薯的育苗、起垄、栽种、管理之法!再由这些衙役,分散到各镇、各村,将种植技术推广下去!务求在春耕结束前,让红薯遍布我云州每一寸适合耕种的土地!”
“此外,每趟派遣一队天龙军老兵(除了担任新兵小队长的75个,还剩下25个天龙军老兵),全副武装,沿途护送,确保薯种与人员安全!”
“末将明白!”周虎感到责任重大,郑重领命,“保证将薯种安全送到,把种植法子传遍五县!”
命令下达,整个云州府的行政机器围绕着“红薯推广”高效运转起来。
刘文正组织人手,日夜不停地从红薯山上分装薯种;赵明诚负责文书协调,拟定培训要点和推广流程;林婉娘的市易司则开始统计各县大概人口对薯种的需求。
第一天,目标是距离最近的清泉县。
周虎亲自驾驶着解放货车,副驾驶坐着一名负责带路的原州府老衙役,货箱里满载着一万斤红薯。十名被挑选出来的州府老吏既紧张又兴奋地坐在薯种旁边,他们怀里揣着苏瑾、苏瑜连夜编写的《红薯种植简要手册》。
车后,跟着一个队骑着战马、背着五六式步枪的天龙军老兵,为首的正是原新兵小队长之一,名叫张茂。
车队浩浩荡荡驶出云州府,那庞大的货车和护卫的骑兵,引得道路两旁的百姓纷纷驻足围观,议论纷纷,眼中充满了惊奇。
抵达清泉县时,县令早已得到消息,带着县丞、主簿等一众官吏在城门口迎接。看到那巨大的“铁牛”拉着满车金红色的“仙粮”种子,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