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刚泛起一缕极淡的鱼肚白,沈良玉便已醒来。今日是新房落成的大日子,也是宴请全村乡亲的喜宴。他轻手轻脚地穿好衣裳,见柳芸也已醒了,便凑到她耳边低声交代了几句。无非是让她照看好家里,等送家具的人来了收一下货。
沈良玉不再耽搁,洗漱完后就离开了家。以他如今的力量和体质更,十几里路对他而言不过是转瞬即至。不过一刻钟光景,镇口那熟悉的牌坊便已撞入眼帘。
他径直走向镇上最大的肉铺,此时铺子刚开门营业。沈良玉一眼就看中了那头刚摆上案板,膘肥体壮的大肥猪,估摸着得有两百斤出头,通体刮的白白净净。
“掌柜的,刚杀的这头猪我全要了。”沈良玉的声音吓了掌柜一跳,抬头见是个面生的年轻人,连忙笑着应承:“好嘞!客官好眼光,这可是今早刚杀的土猪肉。”过秤、付钱,一气呵成。沈良玉拿出一个大麻袋装着,提着就走。
掌柜看着他的背影暗暗心惊,“这年轻人力气真大!”
转到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沈良玉意念一动,把猪肉收进了系统空间。然后他又买了十斤饱满的黄豆,拿回去和猪肉一起炖煮,既解腻又管饱,营养价值还高。
沈良玉回到槐树村时,日头才刚刚挣脱地平线,金色的阳光正懒洋洋地洒在村口的老槐树上,给光秃秃的枝桠镀上了一层暖光。
此时,村里的晒谷场上已然热闹起来。老村正站在场地中央,声音洪亮地指挥着村里的几个青壮年搭临时灶台。
另有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搬来了村里公用的几口大铁锅,准备架在临时灶台上。灶台旁堆着一堆小山般的干柴火。几位被老村正点名叫来帮忙的婶子、嫂子也早早到了,她们围在临时搭起的木架旁,手里拿着抹布,嘻嘻哈哈地洗刷着从各家借来的大批碗筷。
“良玉回来了!”人群里不知是谁眼尖,看到了刚走进晒谷场的沈良玉。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了过来,见他双手抱着一大一小两个袋子,脸上都露出高兴之色。沈良玉笑着跟老村正和各位帮忙的乡亲拱手打招呼:“村正叔,各位婶子嫂子,辛苦大家了。”说着,便走到临时搭的架子上放下猪肉和黄豆。
“嚯!这么大一头猪!有两百斤。”
“我的乖乖,良玉这身本事,两百斤的猪肉拿在手上像稻草……”
“这下可有口福了,看这猪肉,膘多厚!”
惊叹声和欢笑声顿时响成一片,连几个正在打闹的孩子都停下脚步,瞪大眼睛看着这头“庞然大物”。老村正捋着下巴上的山羊胡,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好!好!有这么大头猪,菜就足了!王婶,李家嫂子,张二媳妇,接下来就看你们的手艺了!”
“村正叔您就瞧好吧!保证让大伙儿吃得满嘴流油!”几位负责掌勺的妇人挽起袖子,个个斗志昂扬。
沈良玉指着装黄豆的袋子对王婶说道:“王婶,把那袋子里的黄豆和猪肉一起,炖得烂烂的,肯定好吃。”
王婶笑着点头:“还是良玉想得周到,这黄豆吸了肉香,保管比肉还抢手!”
沈良玉见晒谷场这边安排得井井有条,便放心地往家走。刚到家门口,县城木器行送家具的两辆马车也到了。
“沈公子,您订的家具我们给您送来了!”领头的还是前天那个机灵的店伙,一看到沈良玉,立刻跳下车,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
“有劳了。”沈良玉点头应道,正要招呼屋里的柳芸她们出来帮忙搬运,周师傅却带着他那帮工匠笑呵呵地迎了上来。这群汉子刚把新房最后的收尾工作做完,身上还带着些许木屑和尘土。
“沈小哥,这种力气活哪还用您动手!弟兄们,搭把手,帮沈小哥把新家具搬进去摆放好!”周师傅一声吆喝,八九个工匠们立刻齐声应和,七手八脚地将马车上的家具卸下来搬进了沈良玉的新房。
空旷的房间很快便被这些家具填充起来。柳芸、苏瑾、苏瑜和李美凤也跟在后面,看着这些崭新的物件,眼里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嘴角的笑意就没断过。
日头渐渐升高,爬到了头顶,接近正午时分。晒谷场那边,肉香愈发浓郁,浓稠的粟米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老村正派了个半大小子,一路小跑着来通知:“沈大哥,村正爷爷说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席了!”
沈良玉对周师傅和工匠们拱手道:“周师傅,各位弟兄,辛苦了!这边差不多了,咱们一起去晒谷场,今天定要好好喝几杯,不醉不归!大家去老屋帮我搬一下酒。”酒是沈良玉早就买好放系统空间里的,他提前一步走进老屋的堂屋里从系统空间里拿了出来放在墙角,顺便拿出来的还有那二十斤糖。
沈良玉带着四个老婆以及周师傅等人,抱着酒来到晒谷场时,这里早已是人声鼎沸。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
老村正清了清嗓子:“各位乡亲静一静!”
老村正的声音洪亮如钟,传遍了整个晒谷场,“今天,是咱们槐树村沈良玉家新房落成的大喜日子!良玉这孩子,仁义厚道,不忘乡邻,特意备下这顿酒肉,与全村同庆!别的废话我也不多说了,就一句,吃好,喝好!现在,开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