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恍然大悟。原来站桩和磨刀,竟是同一种修行。
“你看这块木头。”赵老指向工作台上的一块黄杨木,“它现在其貌不扬,但只要耐心打磨,就能显出内在的纹理。人也是一样,不吃苦中苦,难成人上人。”
这天,陈默破例没有动手雕刻,而是听赵老讲了一上午的故事。老人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经历,让陈默听得入了迷。
傍晚回家时,陈默的腿依然酸痛,但心情却轻松了许多。路过村口的打谷场,他看见几个孩子正在玩耍。
“陈默,来一起玩啊!”孩子们招呼他。
陈默摇摇头:“我得回家练功。”
“练什么功啊,看你走路都走不稳了!”孩子们哄笑起来。
陈默没有辩解。不知为何,他忽然觉得这些往日的玩伴变得有些幼稚。这种变化让他有些茫然,又有些自豪。
回到家,陈默没有休息,而是径直走到院中,再次摆开了混元桩的姿势。酸痛立刻袭来,但这一次,他没有退缩。
母亲从厨房出来看见,心疼地说:“小默,累了就歇歇吧。”
陈默摇摇头:“爷爷说,功夫都在酸痛之后。”
窗后的陈正松听见这话,微微颔首。这个孙子,比他想象中更有悟性。
晚饭时,陈默几乎是拖着腿走到饭桌前的。父亲看他这副模样,忍不住问道:“站桩这么辛苦?”
陈默点点头,又摇摇头:“辛苦,但是值得。”
他把赵爷爷关于磨刀的故事讲给家人听,爷爷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老赵说得对。功夫不在花样,而在根基。桩功就是功夫的根基,就像磨刀是雕刻的根基一样。”
这天夜里,陈默在油灯下翻阅拳谱时,特别注意到了关于桩功的论述:“桩法如树之生根,根深则叶茂;如屋之筑基,基固则屋坚......”
那些原本晦涩的文字,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忽然变得亲切起来。当他读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时,不禁回想起站桩时那种头顶仿佛被一根线提着、气息缓缓下沉的感觉。
吹熄油灯后,陈默在床上辗转反侧。双腿的酸痛让他难以入睡,但心中却有一种奇异的充实感。他轻轻按摩着酸痛的大腿,忽然发现肌肉深处似乎有一股温热在流动,那感觉若隐若现,像是冬日的暖阳,又像是初春的溪流。
“这就是气血流动吗?”他暗暗思忖。
月光如水,透过窗纸洒在床前。陈默忽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太极功夫,都是从苦中得来的。你现在吃的苦,将来都会变成你的财富。”
喜欢京华墨韵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京华墨韵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