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交易常态化生机,时空错位起疑云
秋去冬来,七色彩虹群岛的海风添了几分凛冽,却丝毫未影响岛上的忙碌节奏。顾牧正挥舞着锄头在菜园里翻土,准备播种冬季的蔬菜,程一琳则在一旁捡拾着散落的枯枝,用来烧制肥料。富贵和布丁趴在不远处的阳光下打盹,偶尔抬眼望一眼忙碌的主人,随即又耷拉下脑袋,享受着这份冬日的慵懒。
“下个月的物资该提前准备了,王琼大哥他们月圆就会来。”程一琳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目光望向天边渐渐西沉的太阳。自从与渔民们建立了每月月圆的交易约定,日子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充实而有序。
顾牧停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嗯,明天我去牧场看看,杀一头猪,把腊肉熏制出来,再装些玉米和大米。奶酪也得提前做好,上次他们说不够分。”
两人的生活早已形成了固定的规律,围绕着两次定期交易展开。每月中旬,他们会整理好物资前往8号岛与王琼的渔民船队交易,换取新鲜的鱼货,回来后制成鱼干储存;而刘楠那边,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独自驾着大船前来,用岛上所需的现代化设备换取鱼干,每次都能将码头仓库里堆积的鱼干清空大半。
这样的交易模式让岛上的物资越来越丰富,生活也愈发便利。尤其是刘楠带来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顾牧和程一琳在木屋和仓库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板,通过转换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夜晚亮起的LED灯取代了昏暗的油灯,让整个营地在夜色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那套奶酪搅拌加工设备更是让程一琳省心不少。以往手工制作奶酪,从挤奶、发酵到搅拌、凝固,整个过程耗时费力,产量也有限。如今有了设备,只需将新鲜牛奶倒入机器,按下开关,设备便能自动完成搅拌和初步发酵,不仅效率提高了数倍,奶酪的口感也更加细腻均匀。
“有了这些设备,咱们以后就更轻松了。”程一琳看着运转的奶酪加工设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顾牧点点头,心中却隐隐有些异样。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多,他与王琼、刘楠等人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一些细节上的差异让他渐渐产生了疑惑。
这天,顾牧正在码头整理即将与王琼交易的物资,程一琳端着一碗刚做好的奶酪走过来:“尝尝看,这次用设备做的,味道怎么样?”
顾牧拿起一块放进嘴里,醇厚的奶香在舌尖弥漫开来:“比以前更好了,细腻多了。”他顿了顿,像是不经意地问道,“上次王琼大哥说,他们最近捕鱼的海域经常有巡逻船经过,你说现在海上的管理是不是越来越严格了?”
程一琳想了想:“应该是吧,毕竟现在对海洋资源越来越重视了。”
顾牧没有接话,心中却泛起了嘀咕。上次与王琼聊天时,王琼提到巡逻船的发动机声音很大,还是柴油驱动的,船上的通讯设备也只是简单的无线电。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海边见到的渔船,与王琼描述的颇为相似,那都是九十年代的产物。
而刘楠每次来,带来的都是最先进的设备,嘴里谈论的也是人工智能、无人机测绘等前沿科技。上次刘楠无意中提到,他所在的城市已经实现了5G全覆盖,出门购物只需用手机扫码支付,甚至连菜市场的小贩都用上了智能收款设备。这些场景,与顾牧和程一琳穿越前的2016、2017年相比,又先进了不少。
“你在想什么呢?”程一琳见他走神,好奇地问道。
顾牧回过神,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在想下个月该给王琼大哥他们多带些什么。”他没有将心中的疑惑说出来,一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二来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很快,月圆之夜再次来临。顾牧和程一琳驾着机动大船,带着准备好的物资前往8号岛。渔船如期而至,王琼带着渔民们卸下满满的鱼货,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交易间隙,顾牧一边帮着搬运鱼货,一边看似随意地问道:“王大哥,你们平时捕鱼回来,都是怎么联系家里的?”
王琼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还能怎么联系,靠船上的无线电呗,信号时好时坏,有时候好几天都联系不上。不像城里,听说都有那种可以随身携带的电话了,叫什么……手机?就是太贵了,我们渔民可买不起。”
顾牧心中一动,追问道:“那你们那边现在一个工人一个月工资大概是多少啊?”
“也就几百块钱吧,”王琼想了想说道,“能养家糊口就不错了。对了,顾兄弟,你们岛上有电视吗?上次听人说,明年要举办世纪博览会,到时候电视上肯定会直播,可热闹了。”
“世纪博览会?”顾牧愣住了,他记得世纪博览会是在2000年举办的,如果王琼说明年举办,那现在应该是1999年?可他和程一琳是2016、2017年穿越过来的,如今在岛上已经生活了十多年,按道理外界应该是2030年左右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