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环岛探幽与八岛记略
秋日的阳光洒在主岛的每一寸土地上,勾勒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田地里,第二季作物收割后留下的茬口间,新播的种子已冒出嫩绿的芽尖,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牧栏里,牛羊膘肥体壮,悠闲地啃食着新鲜的青草,时不时发出几声悠长的叫唤;猪圈里的野猪褪去了几分桀骜,在围栏内踱来踱去,争抢着顾牧投放的谷物;鸡舍旁,十几只鸡在草丛中觅食,偶尔产下几枚温热的鸡蛋,为日常饮食增添着惊喜。
木屋前的院子里,程一琳正翻晒着刚收获的红薯干,金黄的薯干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顾牧则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擦拭着那把陪伴他许久的砍刀,目光时不时望向远方的海面。随着岛上生活愈发稳定富足,物资储备充足,劳作之余也有了更多闲暇时光。
“现在岛上一切都步入正轨了,倒是难得清闲。”程一琳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顾牧身边坐下,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海面,“之前探索了两座小岛,剩下的六座还没去过呢,不如我们趁这段时间把它们都探访一遍?”
顾牧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我正有此意。虽然不一定能找到多少有用的资源,但多了解周边环境总是好的,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开始准备出行的物资。程一琳收拾了足够十几天食用的干粮、水壶、腌制的腊肉和几袋炒米,顾牧则检查了小帆船的船身、帆布和船桨,确保船只状态良好。此外,他们还带上了木炭、兽皮(用于记录岛屿情况)、砍刀、绳索和简易的捕鱼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两人便推着小帆船来到岸边。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海面,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顾牧解开系在礁石上的绳索,调整好船帆角度,海风顺着帆面掠过,帆布鼓起,带着小船缓缓驶离主岛。程一琳坐在船尾,双手握着木桨,偶尔辅助调整方向,小船在平静的海面上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
三号岛:密林清溪绕
航行约一个半时辰后,三号岛的轮廓逐渐清晰。这座岛面积约一千一百平方,比前两座稍大,远远望去,一片浓绿覆盖全岛,宛如一颗镶嵌在海面上的绿宝石。
靠岸后,两人踩着松软的沙滩登岛,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岛上遍布高大的乔木,树干粗壮挺拔,最大的一棵直径足有半米,枝叶繁茂交错,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林间空气湿润,弥漫着草木的清香,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鸟类的鸣叫,更显幽静。
“这些树长得真粗壮,比主岛的树木还要茂盛。”顾牧伸手抚摸着一棵树干,树皮粗糙坚硬,纹理清晰,看得出来树龄不短。两人沿着林间小道向岛中心走去,脚下堆积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
行至中途,忽然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拨开茂密的灌木丛,一条清澈的小溪出现在眼前,溪水顺着地势蜿蜒流淌,水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有水源!”程一琳惊喜地走上前,用手掬起一捧溪水,清凉的触感传来,尝起来甘甜爽口。
小溪的源头是一处隐蔽的泉眼,泉水汩汩涌出,周边的土壤湿润肥沃,生长着许多不知名的蕨类植物。两人沿着小溪一路探查,发现溪水最终汇入海边的一处小水潭,潭边栖息着几只水鸟,见有人靠近,便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在岛上仔细搜索一圈后,除了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溪流,再无其他特别的资源,既没有可食用的野果,也没有珍稀的动植物。顾牧用木炭在兽皮上记录:“三号岛,面积约一千一百平方,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岛中心有泉眼形成的溪流,水质优良,无其他特殊资源。”
四号岛:芳草满平川
离开三号岛,小船向东南方向行驶约一个时辰,四号岛映入眼帘。这座岛地势平坦,面积约九百平方,没有陡峭的山丘,整个岛屿被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覆盖,宛如一块巨大的绿毯铺展在海面上。
登岛后,脚下的青草柔软厚实,齐膝深的草叶随风摇曳,散发着清新的草木气息。草地上点缀着零星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色彩斑斓,为这片绿色增添了几分生机。程一琳忍不住在草地上漫步,裙摆扫过草叶,惊起几只蚂蚱。
“这里的草长得真好,简直是天然的草场。”程一琳弯腰摘下一朵紫色的野花,插在发间,笑容明媚。顾牧则沿着岛屿边缘巡查,发现草地边缘有几丛低矮的灌木,但没有高大的树木。
走遍全岛,并未找到稳定的水源,只有几处低洼处残留着些许雨水,水质浑浊,显然无法饮用。两人在草地上坐下休息,吃了些干粮补充体力。“虽然没有水源,但这片草地确实不错,植被单一却长势旺盛。”顾牧看着一望无际的青草说道。
程一琳点点头:“可惜没有水,不然倒是可以用来放牧。”顾牧在兽皮上补充记录:“四号岛,面积约九百平方,地势平坦,植被以优质青草为主,点缀少量灌木,无稳定水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