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锁定的瞬间,顾心感觉自己的意识投影仿佛被投入了液态氮之中,极致的冰冷伴随着无法抗拒的凝固感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那不是物理上的低温,而是存在层面被否定、被排斥的绝对寒意。“神谕”主脑的反应快得超乎想象,几乎在她被发现的同一微秒,应对机制已然启动。
没有能量武器的攒射,没有物理意义上的囚笼。取而代之的,是周遭环境的剧变。
那冰冷、平坦、秩序井然的逻辑核心外围空间,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景象骤然扭曲、重组。光滑的屏障、流动的数据洪流、冰冷的数学符号……所有的一切都如同被打碎的镜子般破裂,又在瞬息之间,按照某种极其严苛、极其复杂的全新规则,重新拼合。
眨眼之间,顾心发现自己已不在原来的坐标。她置身于一个……无限延伸、结构不断变幻的奇异空间。
上下左右,前后八方,皆是由纯粹光线构成的、纵横交错的几何通道。通道的墙壁由流动的、闪烁着冰冷辉光的数学公式和逻辑符号构成,如同拥有生命般缓缓蠕动、变化。没有天空,没有大地,只有无穷无尽的、散发着非人美感的冰冷结构。
逻辑迷宫。
“神谕”主脑应对意识入侵的第一道,也是最凶险的防线。它并非实体囚牢,而是一个直接在入侵者意识层面展开的、由纯粹逻辑规则构成的虚拟空间。在这里,物理法则失效,唯有遵循迷宫本身的逻辑,才能前行,否则将被永远困于其中,意识被迷宫本身的规则逐渐解析、同化,最终消散。
顾心尝试移动,却发现举步维艰。每一条通道都看似相通,实则蕴含着无数的逻辑陷阱和条件判断。一步踏错,可能并非触发攻击,而是直接被传送到迷宫的更深处、更复杂的区域,或者陷入一个无限循环的逻辑死结。
一道冰冷、毫无波动的声音,如同宣告规则般,直接响彻在她的意识核心:
【入侵者。非授权意识个体。】
【检测到异常情感波动与逻辑混乱倾向。】
【启动净化程序:逻辑迷宫。】
【规则:在限定时间内,抵达迷宫核心坐标。失败,意识将被解析、格式化。】
【核心坐标已隐藏于迷宫逻辑结构之中。路径需自行推导。】
【计时开始。】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情感可言。这就是“神谕”的风格,绝对的理性,冰冷的规则。
顾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慌和愤怒在这里毫无用处,只会加速意识的崩溃。她将全部心神沉入对周遭环境的感知与分析。
迷宫的墙壁上,那些流动的公式和符号并非装饰。它们是路径的提示,也是陷阱的伪装。每一个符号的变化,每一段公式的衔接,都代表着一条逻辑分支,一个判断条件。
她“看”到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左边的通道墙壁上,浮现出一组简洁优美的欧拉公式,散发着和谐与统一的光芒。右边的通道,则是一串复杂的不等式,充满了约束与限制。
直觉告诉她左边更“安全”,更符合美感。但这是逻辑迷宫,直觉往往是最大的陷阱。
她凝神分析。欧拉公式虽然优美,但其在此处的语境,似乎与迷宫整体强调“绝对秩序”、“排除不确定性”的基调存在一丝微妙的矛盾。而那串不等式,虽然看起来复杂苛刻,但其核心逻辑,却是在定义一个清晰的边界和条件,这与迷宫的“规则”本质更为契合。
选择右边。
意识投影踏入右侧通道的瞬间,周遭景象如水波般荡漾,通道延伸向前,并未触发任何异常。她通过了第一个考验。
但紧接着,更复杂的挑战接踵而至。
有的通道需要解开一个多维空间的几何悖论才能找到隐藏的路径;有的需要在一瞬间完成亿万次逻辑运算,从无数个看似相同的符号中找出唯一一个具有特定属性的“钥匙”;有的则直接呈现出自相矛盾的命题,必须找出其隐含的前提错误才能继续前进。
迷宫在不断变化,规则在持续升级。压力如同潮水般一波波涌来,试图冲垮她的思维堤坝。
顾心将自身的计算能力提升到极限。她的意识如同超频运转的量子计算机,疯狂处理着海量的逻辑信息。得益于苏夏早期的理论传承和后期对“动态平衡”的深刻理解,她对数学和逻辑本身有着远超常人的亲和与洞察力。许多对于其他文明而言可能需要耗费数百年才能解开的难题,在她眼中却能快速找到思路。
她不再将迷宫视为纯粹的障碍,而是将其当作一个巨大的、冰冷的“文本”进行阅读。她分析着构成迷宫的底层逻辑框架,寻找其设计者的思维模式和潜在偏好。
她发现,这个迷宫极度崇尚“效率”和“确定性”。任何冗余的、模糊的、带有概率性的选项,几乎都是死路。而那些看似迂回、实则保证了绝对“正确”和“可控”的路径,往往才是生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