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白里透红的小胖墩从石池中蹦了出来,一身的汗渍洗去,人变得精神抖擞了,穿件蓝褂子跑出去了。
小胖墩一拐一拐地来到了村背后,奶奶背个背篓在身后一直跟着他,他也没发觉。
这里离他家只有十来米,一个水潭边,水很清亮,水温也很适中 差不多二十度,周边水很浅,拦了一圈阑珊,水潭背后一直连到高耸入云的悬崖脚下,半山中一道银帘直落而下落在水潭中,虽说是瀑布,但是量很小,听老人们说这股水从来没停止过,在水潭中心到山脚那一片,碧波涟漪,有雾气在飘荡,水中有很多鱼类在兴奋的游走,吐着气泡。
水潭下游出水处还有好些个三十多岁的妇女在洗衣物,看见小胖墩来了,都笑着逗他,“小笃笃,来洗鸟鸟哇”,“小笃笃,过来阿姨帮你洗”…小胖墩不懂她们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来数鱼鱼的”,奶声奶气的答道,这是爷爷给他安排的课程,每天都要完成。
接下来小胖墩抓住阑珊 目不转睛的盯着鱼群中的一条大鲫鱼,眼睛随着鲫鱼游动而转动,这时候奶奶一颗石子扔在中心,这时候一群鱼一哄而散,四面八方急射而去,奶奶开口道:“笃笃,大鲫鱼哪里去了?”, “哈哈,小笃,看看在你胯下的”,“小笃,那边,山脚方向,还在摇头摆尾呢”,婶婶阿姨们都笑话着小胖墩道,小胖墩虽然不是很懂她们的意思,但自己确实没看清楚而不好意思,涨红着脸蛋叽叽歪歪的说些什么也不清楚。
“眼要灵活,随心而动,眼观六路,目标一动眼神就跟着动”,奶奶走过来轻声道,仔仔细细用他能听懂的话给他讲解。
“好了,你们不要闹孩子了,这是学本事的正经事,只有在两岁到三岁之间学,两岁前太小眼球内没长成熟,三岁后就长成熟过时了,这是一年的长期训练,笃笃是咱们村唯一一个这年龄段的孩子”,李大虎家的大虎婶笑骂道,于是大家都住声了,有的忙着清洗衣物,有的笑着盯着小胖墩,看他和他奶奶互动训练。
中午太阳到顶了,天气也变得有点燥热了,村长爷爷们也回来了,奶奶准备好了饭菜,只有野味,没有蔬菜,蔬菜已经被冰雹打没了。
“吃过午饭大家要去北蛮岭打野味,已经两个月没进口粮了”,爷爷道,奶奶盯着爷爷道:“你年纪大了点,去了一定要小心,不比年轻人了,不服老不行的”,“我省得”,爷爷轻声回应道。
全村老少都集中在村中心,一群十多个精壮汉子背着小包袱拿着武器,站在中间,周围都是家人们,有老人有孩子,都在等待着村长李班的到来,这时李班带上个包袱,拿着个匣子走出家门口,身后的小奶狗也跟了出来。
“村长,带上家当了?”,大壮,大虎们围了过来,“是的,连续下了那么长时间的冰雹和暴雨,很多动物都很长时间没吃东西了,大型动物也都出来找食物了,也怕有些东西也跟着出来,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了就出发吧”
人们立即一条道地跟着大壮大虎朝北面前进,村长守在最后,看了眼小胖墩对着婆婆说:“每天锻炼不能落下,以后他能练成猫眼的话,要他继承祖宗的家业的,全村三代人都没一个练成猫眼,唯一就看他了”,说罢转身跟上队伍。
村子与世隔绝,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的叫法,与外界是两回事,比如村长说的猫眼,实际在外界叫武瞳。
奶奶看着远去的队伍暗暗点头,心想:不能让家道中落呀,我们这几辈人已愧对祖宗了。
下午五点半过后,早早吃过夜饭,奶奶领着小胖墩来到水潭边,这时太阳快下山了。
“脱衣服下水去”,奶奶吩咐道,这时候陆陆续续有村里孩子和母亲们来到水潭边,大家相互打招呼后都呼叫自己娃下水,因为马上太阳落山了,差不多六点了,山吐水快开始了。
果不其然,六点一过,天就暗下来了,水潭的水开始慢慢涌动起来了,从山脚里传来连绵不绝的咕咚咕咚声,山里的水涨出来了,在水潭里打了几个圈,慢慢沿着小溪流向大海。
这时候水里的孩子们也呼叫起来,都不再打水仗了,开始把身体全部埋进水里,留个脑袋在外面,东转转,西瞧瞧。
小胖墩也是留个脑袋在外面,时不时的还会站立不稳脑袋也被水淹了,但是他自己还是知道把头昂出水面,他已经泡过几十次了,两岁开始就在这泡。
不过半刻钟,山水越来越凉了,显得有点冰冻了,但是孩子们都在坚持一动不动,做着同样的姿势,同样的感想法:整个身体的凉意集中向内体吸收,游走在四肢,然后历过脾,肺,肝,肾,唯一没有经过心,早上练气时也没经过心。
时间过得快,片刻十分钟后,大家都做完九次这样的运动,这是大人们要求的九次,孩子们立马爬上了潭边,因为这时候潭水已经很冰冷刺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