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号主控舱内,淡蓝色的校准进度条终于爬至 100%,控制台中央的星河符号突然绽放出耀眼的金光,星核的机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晰与稳定:“星际跳跃系统校准完成,核心参数全部达标,现在启动解锁程序 —— 需林澈、苏晓、陈默三人权限印记同步激活,与星河核心形成能量共鸣,缺一不可。”
林澈、苏晓、陈默立即站到主控台前的三角站位上,三人的权限印记同时亮起:林澈掌心的印记与星环共振,金色光流顺着手臂蔓延至控制台;苏晓指尖的印记融入残魂能量,银灰色光带缠绕上星河符号;陈默眼镜上的印记化作数据流,与控制台的技术面板无缝衔接。
“能量共鸣启动,倒计时 3、2、1——”
随着星核的指令,三人的能量同时注入星河核心,水晶球内的星尘碎片突然剧烈震颤,释放出淡紫色的能量流,与三人的权限能量交织成一道三色光柱,直冲星尘号的动力舱。动力舱内,星河能源循环系统首次完全激活,星铁能量块释放的能量不再有丝毫浪费,通过星尘碎片的共鸣放大,转化为空间折叠所需的核心动力。
陈默的镜片上实时刷新着技术参数,他紧盯屏幕,语速飞快:“星河核心能量输出稳定在 98%,空间折叠阈值已达临界值,星铁防护层自动进入‘抗空间扭曲’模式,所有外部传感器关闭,避免跳跃中受损!”
苏晓则监控着意识网络,残魂能量覆盖每一名船员,实时传递安抚信号:“意识网络稳定,船员意识波动均在安全范围,已为每人构建‘星际锚点’,绑定星尘号核心能量,防止跳跃中意识迷失!”
林澈的星环此时成为能量共鸣的中枢,他能清晰 “感知” 到空间结构的细微变化 —— 原本平直的星际空间,在星尘号周围开始出现涟漪般的褶皱,这是空间折叠的前兆。他深吸一口气,向星核确认:“所有系统准备就绪,是否可以启动首次星际跳跃?”
星核的机械人形微微颔首,数据流构成的身体浮现出完整的星河导航图,阿尔法星系的坐标在中央闪烁:“目标坐标锁定:阿尔法星系?水晶星球外围空域,距离 1.2 光年,预计跳跃时长 10 分钟,能量消耗 3 块星铁能量块。跳跃启动后,星尘号将进入‘空间夹缝’,期间通讯中断,意识网络需保持最低运行强度。”
老周早已在武器舱待命,双手紧握净化炮的操控杆,语气兴奋又紧张:“放心!武器系统已进入休眠锁定,不会误触发,跳跃结束后 10 秒内就能激活防御模式!”
叶澜则调出星河意识数据库中阿尔法星系的初步资料,投影在主控舱屏幕上:“数据库显示,阿尔法星系有 3 颗宜居星球,水晶星球是最大的一颗,表面覆盖意识水晶矿脉,也是星河文明的前哨站之一,跳跃终点避开了已知的小行星带,安全系数 92%。”
星际跳跃功能的解锁,并非简单的按钮操作,而是星河文明 “空间折叠技术” 与星尘号核心的深度融合。陈默在星核的指引下,向小队详细解析这一技术的原理,既是让大家理解过程,也是为后续可能的故障排查做准备。
“星际跳跃的核心是‘空间折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超光速飞行。” 陈默指着屏幕上的空间模型,“我们通过星尘碎片的共鸣能量,将星尘号周围 10 公里范围内的空间‘折叠’,让 1.2 光年的距离变成‘一条捷径’,就像把一张纸对折,两点之间的距离缩短到几乎为零。”
他调出星铁能量块的参数:“星铁的作用关键 —— 它能承受空间折叠产生的巨大张力,同时吸收空间夹缝中的反意识粒子,避免干扰核心系统。之前的星铁防护层改造,就是为了应对这次跳跃,否则星尘号的舰体可能在空间扭曲中解体。”
苏晓补充了意识层面的注意事项:“空间夹缝中没有常规的时间与空间概念,意识容易出现‘碎片化’,所以我们的意识网络必须保持连贯。我会释放‘残魂稳定波’,每 30 秒扫描一次船员意识,确保没人陷入意识迷失 —— 之前的‘星际锚点’就是为了在意识碎片化时,能快速拉回现实。”
林澈则通过星环感知到更深层的奥秘:“星尘碎片不仅是能量来源,还是空间定位的‘灯塔’。它们与星河文明的空间坐标网络同源,能精准锁定目标空域,避免跳跃到错误的危险区域 ——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星尘碎片能驱动星际跳跃,普通能量根本无法完成定位。”
就在解析接近尾声时,控制台突然弹出一道红色提示:“警告!星河核心出现轻微能量波动,空间折叠阈值下降 0.5%,需重新校准!”
陈默的眼神瞬间锐利,指尖在控制台飞快操作,调出能量波动曲线:“是星铁能量块的纯度问题!其中一块能量块的纯度只有 92%,低于跳跃要求的 95%,导致能量输出不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