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深吸一口气,走向训练舱:“帮我盯着情绪波动数据,一旦超过 10%,就用意识网络提醒我。”
苏晓的训练场景是 “多线意识救援”—— 虚拟空间中,同时有 5 个意识体发出求救信号:3 个被反意识能量缠绕的平民意识,1 个受损的星际探测器意识,1 个濒临崩溃的队友意识。每个求救信号都带着强烈的负面情绪 —— 恐惧、绝望、痛苦,如同潮水般涌向苏晓的残魂能量。
“同步率 83%!情绪波动 8%!残魂感知延迟 0.25 秒!” 星核的声音响起,苏晓的意识化身同时操控 5 道残魂能量,试图净化反意识污染,但平民意识的恐惧情绪突然爆发,导致一道残魂能量失控,反而刺激了反意识能量的扩散。
“冷静!” 林澈的意识信号及时传入,“先聚焦最危急的探测器意识,它的能量最不稳定,优先处理!”
苏晓的意识被恐惧情绪干扰,手指微微颤抖 —— 她的残魂能量与负面意识天生敏感,越是危急,越容易被同化。陈默的声音接着传来:“我给你同步了‘情绪过滤程序’,用残魂能量按这个频率波动,能屏蔽 60% 的负面情绪冲击!”
虚拟控制台弹出一道波动曲线,苏晓立即调整残魂能量的频率,银灰色光流变得稳定,不再随负面情绪起伏。她先将探测器意识从反意识能量中剥离,用残魂能量构建临时防护层,再转头处理平民意识 —— 这次她不再被动接收情绪,而是主动用残魂能量传递安抚信号,如同在意识层面搭建 “情绪缓冲带”。
“情绪波动 5%!感知延迟 0.18 秒!” 星核的反馈越来越积极,苏晓的意识化身逐渐找到节奏:先判断每个意识体的危急程度,用陈默的程序过滤负面情绪,再用残魂能量精准操作,既不被情绪控制,也不忽略意识体的需求。
最困难的是处理队友的崩溃意识 —— 虚拟队友因连续战斗,意识核心出现裂痕,负面情绪如同火山般喷发。苏晓的残魂能量刚靠近,就被一股绝望情绪冲击,同步率瞬间降到 79%。
“别硬抗!” 林澈的意识化身靠近,星环释放金色光流,与苏晓的残魂能量交织,“用我们之前的意识共鸣方式,我帮你稳定能量,你专注安抚!”
金色光流如同锚点,稳住了失控的残魂能量,苏晓深吸一口气,将残魂能量分成两股:一股用于修复队友的意识裂痕,一股传递温和的鼓励信号。虚拟队友的意识逐渐平静,崩溃的迹象慢慢消失。
“训练结束!情绪波动 4.8%,感知延迟 0.15 秒,同步率 89%!达标!” 星核的声音带着赞许,“明日进行高强度多线训练,模拟 10 个意识体同时求救。”
苏晓走出训练舱,额头上的虚拟汗珠还未消散,却露出了笑容:“之前总觉得情绪是负担,现在才知道,只要学会控制,它反而能帮我更精准地感知意识需求。”
陈默调出数据曲线:“情绪过滤程序的效果比预期好,我再优化一下,加入你的残魂能量特性,明天能屏蔽 70% 的负面情绪。”
林澈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本来就擅长感知,现在加上情绪稳定,短板已经变成优势了。接下来看陈默的了。”
陈默走向训练舱,脚步有些迟疑 —— 过度理性是他多年的习惯,要在技术决策中融入情感,对他来说比破解复杂程序更难。
陈默的训练场景是 “技术与情感的两难决策”—— 虚拟星尘号的动力舱出现故障,同时有两名虚拟船员因设备爆炸受伤,意识波动微弱。按技术最优方案,应优先修复动力舱,否则 10 分钟后星尘号将失去动力;但按人员安全,应先救治船员,否则他们的意识可能永久受损。
“同步率 81%!决策倾向技术最优,忽略人员意识波动!” 星核的警告音响起,陈默的意识化身果然第一时间冲向动力舱,手指在虚拟控制台快速操作,完全没注意到旁边船员的意识信号在逐渐减弱。
“陈默!看看他们!” 苏晓的意识信号带着急切,她将船员的意识波动同步给陈默 —— 那是两道微弱的、充满求生欲的光,如同风中残烛。
陈默的手指顿了顿,技术逻辑告诉他:动力舱是核心,没动力所有人都活不了;但苏晓同步的意识波动,让他第一次清晰感受到 “生命” 的重量,而不是冰冷的 “人员数据”。
“星核,计算并行处理的可能性。” 陈默的意识指令变了,不再只关注技术,“修复动力舱需要 5 分钟,救治船员需要 3 分钟,能不能分阶段处理?先花 2 分钟做动力舱应急处理,再用 3 分钟救治船员,最后 3 分钟完成动力舱修复。”
星核的数据流快速运算:“方案可行,但动力舱应急处理后,能量波动风险提升 15%,可能导致二次故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