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正式约会像一道微妙的分水岭。
它并未改变她们同居的实质,却为那些早已熟悉的日常细节,镀上了一层更为亲昵和确认的光泽。
比如清晨醒来时,曲松十不再会因为发现自己蜷在路回终怀里而瞬间清醒、脸颊发烫,而是会更自然地调整姿势,找到一个更舒适的依偎角度,甚至半梦半醒间,会无意识地在对方颈窝处蹭一蹭,像只确认领地的小动物。
路回终也由最初略显僵硬的接纳,变得更为松弛,有时会在她蹭过来时,下意识地收拢手臂,将她圈得更紧些。
又比如早餐时分。
路回终依旧负责准备咖啡和摆盘,但曲松十发现,她开始会默默记下自己多夹了几次的某样小菜,并在下一次准备时,不经意地将那小碟推得离她更近一些。
这种无声的观察与体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曲松十心动。
“姐姐,”曲松十咬着吐司,看着对面正浏览平板财经新闻的路回终,眼睛弯弯的,“你今天穿的这件衬衫,颜色很好看。”
是一种很少见的、偏暖的灰蓝色,衬得她冷白的肤色柔和了许多。
路回终从屏幕上抬起眼,目光在她带笑的脸上停顿了一瞬,又落回平板,淡淡“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但曲松十敏锐地捕捉到她端起咖啡杯时,唇角那抹几乎看不见的、上扬的微小弧度。
这种流淌在晨光里的、细碎而真实的温暖,驱散了连日加班带来的疲惫,也让曲松十对“星轨”项目即将到来的新阶段充满了斗志。
然而,职场的轨道从不平坦。
刚到公司不久,李琰就召集了“星轨”核心项目组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的气氛比上次评审会更加凝重。
“刚接到总经办通知,”李琰开门见山,脸色不太好看,“基于最新的市场风险评估和集团整体战略调整,‘星轨’的全球发布计划需要提前一个月。”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提前一个月!
这意味着原本就紧张的研发排期将被极限压缩,所有测试、优化、本地化以及市场预热工作都必须大幅提速。
“这太疯狂了!”资源评估组的负责人首先叫苦,“人力倒班也赶不及啊!尤其是‘探索者模式’才刚刚立项!”
“运营方案全部要推倒重来!”运营组组长也眉头紧锁,“线下渠道的谈判、安保预案的审批,哪个不是需要时间的?”
抱怨和质疑声此起彼伏。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
曲松十的心也沉了下去。
提前发布,意味着她负责的“探索者模式”子模块,开发周期被砍掉了一大截。
原本充裕的构思、测试、优化时间,现在变得岌岌可危。
李琰抬手压下了嘈杂:“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总经办的决策是基于全局考量,我们必须执行。现在,各部门重新评估手头工作,拿出极限压缩后的可行性方案和资源需求,下午三点前汇总到我这里。”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曲松十身上,“松十,你的‘探索者模式’是这次发布的重要亮点,也是风险最高的部分,我需要你尽快给出评估,能否在压缩周期内保证核心体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曲松十感到后背瞬间绷紧。
她能感觉到那些目光里的压力——期待、怀疑,甚至还有一丝“看你这新人如何应对”的意味。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
脑海中飞快地闪过路回终平时处理危机时的冷静模样。
“李总监,”她抬起头,声音尽力保持平稳,“我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重新梳理设计图和排期,评估核心功能的最低实现标准和可裁剪的非核心内容。下午三点前,我会提交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和调整方案。”
她没有打包票,也没有叫苦,而是给出了一个务实、可操作的应对思路。
李琰看着她沉稳的态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散会。”
会议结束,众人面色沉重地鱼贯而出。
曲松十抱着笔记本,快步走回自己的工位,感觉心跳依旧有些快。
她打开“探索者模式”的设计文档,看着那些曾经让她充满激情的复杂构思,此刻却像一座座需要短时间内翻越的大山。
她揉了揉太阳穴,正准备投入工作,内部通讯软件弹出了一条消息。
来自路回终。
姐姐(爱心emoji):【发布提前的事,知道了?】
曲松十回复:【刚开完会。压力山大。】
路回终的回复很快,依旧简洁,但直指重点。
姐姐(爱心emoji):【核心体验,优先保障。非关键路径,果断舍弃。数据支撑,说服李琰。】
短短三句话,如同黑夜中的航标,瞬间为曲松十指明了方向。
是啊,在极限压力下,必须懂得取舍,集中火力攻击最关键的目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