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阶段性评审会的会议室,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长条桌两侧坐满了人,李琰坐在主位,神色严肃。
资源评估组、运营组、技术组、美术组的负责人悉数在场,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较量。
曲松十坐在投影仪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她今天穿了一套得体的深色西装,长发利落地束在脑后,淡妆遮盖了连日熬夜的疲惫,只留下一双因专注而格外明亮的眼睛。
她能感觉到来自不同方向的目光,审视的,怀疑的,甚至带着点看好戏的意味。
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会议室角落,路回终竟然也在。
她作为市场经营部总经理,列席此类核心项目的评审会并不奇怪,但此刻她的出现,却像一枚定海神针,让曲松十怦怦直跳的心稍微安稳了些。
路回终没有看她,正低头翻阅着手中的资料,侧脸线条依旧冷峻,仿佛只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
“开始吧。”李琰发话。
曲松十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打开了精心准备的PPT。
她摒弃了所有花哨的修饰,开门见山,直接切入“双轨制”方案的核心价值、设计思路与数据支撑。
她的声线起初略带一丝紧绷,但随着讲解深入,逐渐变得沉稳有力。
她清晰地阐述了“探索者模式”如何满足核心玩家需求,如何通过精妙的难度控制和独家奖励体系避免用户割裂,并引用了路回终提醒她的、《迷宫》资料片等历史数据,对新模式可能带来的资源压力和运营风险做出了令人信服的预估和应对方案。
每一个论点都有数据或案例支撑,每一个潜在问题都提出了至少两种备选解决方案。
她甚至提前预判了各部门可能提出的质疑,并在讲解中一一做出了回应。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她清亮的声音和PPT翻页的细微声响。
当讲到线下线索设计与现实场景融合的部分时,她展示了初步构思的AR效果模拟图和玩家动线分析,那份属于设计师的灵感和激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感染了在场的一部分人。
讲解完毕,她微微鞠躬:“我的汇报完毕,请各位领导、同事指正。”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首先发难的是资源评估组的负责人,一个精干的中年女人,问题尖锐直接,直指预算和工时。
曲松十早有准备,不卑不亢地引用数据,逐条反驳,并提出了分阶段投入、优先保障核心体验的折中方案。
接着是运营组,担忧线下管理的复杂性和玩家安全。
曲松十展示了与法务、安保部门初步沟通后拟定的应急预案和保险方案,条理清晰,考虑周全。
技术组和美术组也提出了各自领域的技术实现难题,曲松十虽然不能完全解答所有技术细节,但她准确把握住了设计意图与技术边界之间的平衡点,沟通态度诚恳,愿意协作优化。
整个过程中,她逻辑清晰,态度沉稳,既坚持了方案的核心价值,又展现了足够的灵活性和协作精神。
与几天前那个因为沟通不畅而沮丧的职场新人判若两人。
李琰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敲。
当所有质疑声暂时告一段落时,他抬起头,目光落在曲松十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方案很大胆,准备也很充分。”李琰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风险确实存在,但潜在的收益和口碑效应,值得一搏。”
他顿了顿,看向其他部门负责人,“资源方面,我会向总经办申请特批。运营和技术上的问题,各部门配合,限期拿出细化方案。这个‘双轨制’,可以先作为‘星轨’1.1版本的核心内容进行开发。”
一锤定音。
虽然没有立刻全面推行,但获得了李琰的支持和先行开发的许可,这已经是巨大的胜利!
曲松十强压下心头的狂喜,维持着表面的镇定:“谢谢李总监,谢谢各位,我们会尽快落实。”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场。
曲松十收拾着电脑和资料,感觉后背出了一层薄汗,手心也因为紧张而微微潮湿,但内心却被巨大的成就感和兴奋充斥着。
她抬起头,看向角落,路回终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
心底掠过一丝细微的失落,但很快被更多的情绪覆盖。
她知道,路回终不需要在场见证她的成功,她的支持,早已融入了每一个深夜的灯光和精准的指点中。
抱着资料走出会议室,手机震动了一下。
她拿出来一看,是路回终发来的消息,只有简短的三个字:
姐姐(爱心emoji):【幺幺很棒。】
曲松十看着这三个字,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能从路回终那里得到“很棒”的评价,对她而言简直就是最高级别的褒奖了。
她回到工位,心情依旧激荡。
周围的同事纷纷过来道贺,她笑着回应,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市场部的方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