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剧组拍摄一场需要用到特定道具——一本旧版心理学专着的特写镜头。道具组准备的书版本略有出入,虽然不影响大部分观众,但对细节要求严格的周凯文觉得不够完美。
“这本书的封面颜色和出版社logo和剧本里描述的有点差别,虽然不明显,但……”周凯文有些犹豫,重拍意味着灯光、机位都要重新调整,耗时耗力。
这时,温寻走了过来,看了看那本书,轻声对周凯文说:“周导,我记得原着里提到的是第三版,这本是第五版。第三版的封面是深蓝色烫银,第五版改成了墨绿色。如果镜头给特写,确实能看出来。”
周凯文一拍脑袋:“对对对!你看我这记性!还是温顾问你细心。”他立刻转身对道具组喊道,“快!去找第三版的,找不到就想办法做旧做出一本类似的!”
道具组负责人连忙答应着跑去忙活了。
站在一旁的宋依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嘴角撇了撇。等温寻走开,她立刻对身边另一个演员“小声”嘀咕,声音却足以让周围几个人听见:“嗬,看得可真够‘细’的。连书的版本都记得这么清楚,不知道的还以为书是她写的呢。这么爱表现,难怪导演喜欢。”
这话语里的酸意和暗示,几乎毫不掩饰。那个演员尴尬地笑了笑,没敢接话。
流言如同看不见的霉菌,在片场一些角落里悄然滋生。虽然慑于导演等人的态度和温寻平日给人的良好印象,大多数人并不相信宋依依那套“金主论”,但“关系户”、“靠背景进组”、“爱表现”这些标签,还是被一些不明就里或者本就心存嫉妒的人,隐隐贴在了温寻的身上。
温寻不是听不到那些风言风语。偶尔去洗手间,会听到隔间外压低声音的议论;偶尔路过休息区,会捕捉到那些在她出现时瞬间变得微妙的眼神和戛然而止的交谈。
她心里并非毫无波澜。被无端揣测、恶意中伤,任谁都会感到委屈和愤怒。但她更清楚,与宋依依这样的人公开争执,只会拉低自己的层次,将事情闹得更大,影响拍摄。她深吸一口气,将那些情绪压下去,依旧保持着平时的样子——安静地观察,专注地工作,必要时才开口,言语依旧简洁而精准。
她相信,清者自清。时间的流逝和最终作品的呈现,会证明一切。而那些愿意相信她、尊重她的人,也不会被几句流言蜚语所动摇。
只是,片场的气氛,到底因为宋依依的存在和她不懈的“努力”,而蒙上了一层淡淡的、令人不快的阴霾。
喜欢予寻如常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予寻如常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