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早晨阳光和煦,姜羡和陈薇、李艺相约在时代广场的咖啡馆小聚。
李艺正眉飞色舞地分享着校园里的趣闻,陈薇含笑听着,偶尔插上几句。姜羡则时不时地将水果或点心递到李艺手边,好让她说个不停的嘴能歇一歇。
就在李艺大大咧咧起身拿纸巾时,手肘一不小心带倒了桌上的柠檬水。玻璃杯眼看就要滚落,冰凉的液体即将泼洒一身——姜羡却几乎下意识地伸手一挡,轻巧而迅捷地扶稳了杯子。
与此同时,她另一只手顺手抄起桌边的杂志向前一遮,溅起的水花大半被拦下,只有零星几滴落在桌面上,三人衣物丝毫未湿。
“哇!”李艺惊魂未定,睁大眼睛,“姜羡,你…你这反应也太快了吧?而且怎么连救个场都这么…这么优雅?像拍电影似的!”
姜羡自己也微微一愣,随即浅浅一笑:“可能最近…比较注意动作姿态吧。”她心里明白,这又是“仪态洞察力”与“气质凝华光环”在悄然生效,让她连突发状况下都能姿态从容、身体协调。
陈薇推了推眼镜。作为同寝室友,她虽察觉姜羡有些变化,却并未特别留意。直到久未见面的李艺脱口惊呼,她才恍然惊觉——眼前的姜羡,确实和两个月前那个青涩温和的少女,不太一样了。
【叮!宿主于日常情境中成功运用‘仪态洞察力’,规避小型社交尴尬。熟练度+1。】系统的提示音悄然响起,证实了她的猜测。
回家的路上,姜羡回味着这不起眼却颇有意味的小插曲,那个存留心底的疑问又一次浮现:为什么进入高中后,系统的奖励不仅变多,还变得更实用了?初中时虽然也有奖励,但无论频率还是“质量”,似乎都与现在不在一个层面。
【感知到宿主的持续性疑问。】系统的声音温和响起,【是否调取‘奖励机制变迁记录’进行简要说明?】
【说明。】姜羡于心中默念。
【名媛养成系统,旨在根据宿主所处人生阶段、社会环境及实际需求,提供最适配的辅助与奖励。】
【初中阶段:宿主主要生活环境为家庭与单一初中校园,社交圈相对固定且单纯。核心任务为打下坚实学识基础,初步塑造基本礼仪观念。
此期间,若授予高阶社交技巧、奢华场合应对能力或过于显眼的气质外显类奖励,将缺乏应用场景,易导致宿主与周围环境产生疏离,或滋生不必要的虚荣心,违背名媛‘内在优于外在’、‘适配与自然’的核心准则。
故初中阶段奖励多以内在知识积累、基础技能(如仪态、乐器、书法等)及微小不易察觉的气质调适为主。】
【高中阶段:宿主进入省实验中学,环境变化显着。
1. 学术挑战升级(如竞赛);
2. 社交圈层扩大且复杂度提升(来自不同背景的优秀同龄人、师长);
3. 宿主自身认知能力、心性成熟度显着提高,对更精微能力的需求和掌控力增强;
4. 未来发展方向(如大学、专业选择)开始初步显现。
此阶段,宿主迫切需要提升综合竞争力、人际交往的深度与效率、以及在更广阔平台上的自我呈现能力。因此,系统奖励相应升级,侧重于:应对高阶挑战的专项能力(如竞赛模块)、更精妙的仪态与洞察力(助力社交与个人形象)、以及能潜移默化提升影响力的气质类奖励(如凝华光环)。这些奖励在当前及可预见未来均有高频应用场景,能切实助力宿主成长,且不易造成与环境的不协调。】
【简而言之,系统奖励并非简单增多,而是伴随宿主成长,进行更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精准投放。请宿主积极利用新解锁功能,迎接更高层次的挑战与机遇。】
姜羡恍然。
原来如此。
若在初中时就给她一个“宴会主导”技能,恐怕也只能在家庭聚会上稍展手脚,说不定反而会让同学觉得她故作姿态。而现在,无论是竞赛模拟还是仪态洞察,都能立刻运用于学习与人际交往,实实在在地帮助她解决问题、提升自我。
系统并非机械地发放奖励,而是在她每一个人生阶段,为她量身打造最适宜的“装备”。高中是一片更广阔、更汹涌的海,而她所需要的,正是一艘更轻捷、也更坚韧的舟。
想通这一点,姜羡对系统以及它所赋予的一切,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同。这些能力不是为了让她变得“不像自己”,而是为了帮助她在这个新阶段,更从容、更明亮地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想到已解锁的多样课程与辅助功能,姜羡不禁对未来的奖励也生出几分期待。不过眼下,她还是决定先专注完成每日任务,一切仍要循序渐进。
心里有了底,她的脚步也愈发轻快起来。她不再困惑于奖励的“增多”,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能力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周一回到学校,她眼中的世界似乎更清朗了一些。她能更敏锐地察觉到班主任今天心情不错,或许适合请教一个拓展性问题;也能一眼瞥见同桌陈薇眉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于是默不作声地多分担了一些小组的准备工作。
这些细腻的觉察与恰到好处的行动,并未引起任何人的特别注意,却让周遭的一切进行得更加顺畅、温和。
名媛系统的奖励,正以一种不张扬却切实有用的方式,融入她的生活,陪伴她的成长。
喜欢学渣要逆袭当白富美!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学渣要逆袭当白富美!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