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羡在那张光秃秃的、毫无温度的椅子上坐下,屁股还没焐热,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就毫无感情地响彻了整个纯白空间:
【特训空间学习规划启动。检测到宿主核心知识断层集中于初一阶段。本次特训将优先补习初一数学(几何基础)与初一英语(词汇与基础语法)。请宿主集中精神。】
话音未落,姜羡面前的白色书桌上方,空气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般奇异地扭曲、波动起来。
下一秒,一个半透明的、散发着柔和白色微光的人影凭空凝聚出来。人影轮廓清晰,穿着剪裁极为合体的虚拟西装,面容虽然模糊不清,却自有一股沉稳渊博、令人心安的气度,像一位从教科书扉页里走出来的智者。
“欢迎来到知识重构空间,姜羡同学。” 人影开口,声音温和而清晰,带着一种能奇妙抚平内心焦躁的平和力量,这与小七的毒舌或分系统的机械冰冷截然不同,“我是你本次数学特训的指导者,你可以称呼我为‘殊’。”
姜羡张了张嘴,惊愕得几乎忘了呼吸,还没从这堪比科幻大片的场景里回过神,就看见被称作“殊”的指导者抬起了手。他的指尖在空气中轻轻一点。
嗡——
一声几不可闻的低鸣。整个空间仿佛被无形之力扰动,漾开一圈微光涟漪。原本空无一物的桌面正上方,瞬间投射出一片无比清晰、色彩分明的三维立体光影!
几条闪烁着淡蓝、亮白、浅金色光芒的直线、射线、线段,如同被赋予了生命般优雅地悬浮在那里,旁边自动浮现出精准的名称标注:直线AB、射线OC、线段EF……
它们不再是课本上那些呆板枯燥的印刷体,而是带着莹莹微光,在空气中缓缓旋转、延伸、定格,生动地展示着自身“无限延伸”或“拥有固定端点”的特性。
姜羡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瞪大了,嘴巴微微张开。上辈子加这辈子,她第一次觉得这些曾经让她头痛欲裂的枯燥符号……竟然呈现出一种简洁而精确的几何之美?
“几何的世界,始于最基础的点、线、面。”殊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不疾不徐地流淌,伴随着他修长手指的引导,空中的投影画面也随之流畅地演变。
一个明亮的光点悄然出现,随即优雅地拉伸成笔直的线,线条平行移动,自然地铺展成光滑的平面。抽象至极的概念,此刻被赋予了直观而动态的生命力。
“而理解形状与空间关系,始于角度的测量。” 一个标准的直角被迅速放大,内部被清晰标注上醒目的90°,紧接着,锐角、钝角依次展示,直观而强烈地对比着它们的大小差异。
“现在,请集中精神,尝试在你面前的虚拟交互面板上,准确画出以下图形并标注名称。” 一张微微发光、触感温凉的虚拟试卷和作图纸笔,无声地浮现在姜羡面前。
姜羡下意识地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指尖触碰到那片似有实感的“光幕”。
她笨拙地、全神贯注地模仿着刚才看到的动态过程,在光幕上小心翼翼地勾勒。画一条射线时,她的手指控制不住地歪了一下,射线末端不受控制地多出一个难看的节点。
“注意射线的定义,”殊的声音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耐烦,更像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它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则无限延伸。”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投影中立刻浮现出一道笔直、完美的射线作为参照范例,旁边还同步跳出了清晰的文字提示。
姜羡深吸一口气,努力稳住手腕,凝神屏息,指尖再次划过。这一次,一道笔直的、末端带着明确箭头的射线终于在她手下稳定地成形。
当旁边自动跳出“射线CD”的标准标注时,一丝微弱的、几乎已被她遗忘许久的成就感,像一颗被点燃的火种,在她心底“噗”地一声,燃起了一小簇温暖的火苗。
【数学(几何基础)理解度+5%,当前进度:5%】分系统的提示悄然闪过,并未打扰这份专注。
时间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下流逝得难以察觉。
当殊的讲解逐步深入到平行线与相交线所形成的各种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姜羡明显感到了巨大的吃力。
那些角的位置关系复杂而相似,在她混乱的脑子里疯狂地搅成一团浆糊。虚拟试卷上随之出现的相关题目,在她眼中也变得面目狰狞起来。
“我……我还是分不清,”姜羡挫败地放下手,眉头紧锁,死死盯着那些交错缠绕的光线,“它们看起来……感觉都长得差不多啊。”
“理解上遇到困难,恰恰是迈向真正理解的必经阶梯。”殊的语气依旧平和而充满耐心,他手指在空中轻盈地点划,投影画面随之骤然一变!
那些原本抽象难辨的角,瞬间被赋予了生命和色彩!所有的同位角被统一标记上相同的、冷静的亮蓝色,内错角则变成了醒目的、温暖的橙黄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