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朔五年的夏天,在东巡洛阳、骊山休憩的惬意余韵中,携着日益炽热的阳光和潮湿的暑气,全面降临长安。
太极宫苑内,太液池荷花盛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垂柳浓荫如盖,蝉鸣阵阵,充满了盛夏的蓬勃生机。然而,比这自然生机更引人注目的,是宫廷之中一项关乎国本的重大举措正在礼治皇帝心中酝酿成熟——正式确立太子礼弘的储君地位,并让其开始接触朝政,为未来承继大统做准备。
太子礼弘已年满十二岁,天资聪颖,性情沉稳,经史子集已有相当根基,骑射武艺亦不偏废,在君臣上下眼中,已是合格的储君人选。
立政殿内,因添了冰鉴,凉意习习,驱散着殿外的炎炎暑气。
伍元照身着一袭月白绣淡碧缠枝莲的薄绸夏衫,外罩一件轻透的云纹纱帔子,发髻轻绾,簪着简单的翡翠簪环,正坐于临窗的凉榻上,手中拿着一卷《贞观政要》,却并未细读,目光温和地落在榻前厚毯上嬉戏的孩子们身上。
四公主礼萱(永嘉公主)已近九个月,爬得飞快,咿呀学语,活泼可爱;两岁多的八皇子礼旦正是对万物充满好奇的年纪,摆弄着一套小巧的木工玩具;十二岁的太子礼弘在书案前临摹碑帖,神态专注中透着一丝不同于往日的沉稳;十岁的潞王礼贤和八岁的七皇子礼显则在偏殿习字。
殿内一派安宁,但伍元照敏锐地察觉到,礼治近日与太子单独相处的时间明显增多,谈及的话题也常涉及时政得失,她心知,一个重要的时刻即将来临。
【系统提示:时序进入龙朔五年五月(盛夏)。
环境状态:炎热,多雨,宫内舒适。
帝国氛围:平稳发展中酝酿重大政治事件(太子正式参政),充满期待。
宿主身心状态:最佳(身体康健,精神饱满),政治敏锐度极高,对长子成长既欣慰又隐含母爱担忧。
皇子公主状态:太子礼弘(12岁)心智快速成熟,面临角色转变;其余皇子公主健康成长。家庭和谐度:极高,面临结构性微调(长子将承担更多责任)。
外部环境监测:朝堂——对太子参政期待已久,舆论准备充分;边境——夏季相对平静;经济——漕运繁忙,商贸活跃。
核心任务“国本初立”发布:协助目标人物顺利完成太子确立与初步参政程序,给予太子心理支持与正确引导,稳定后宫及诸皇子情绪,确保权力平稳过渡第一步,深化帝后在此重大事务上的默契与共识。】
第一节:夜凉如水,帝心定策
这日晚间,骤雨初歇,空气清新微凉。
礼治处理完政务,信步来到立政殿,眉宇间带着深思熟虑后的明朗。
他挥手屏退左右,与伍元照对坐于窗下。
“元照,”礼治执起她的手,语气沉稳而郑重,“弘儿年已十二,品性端良,学业日进。朕思虑再三,决意于今岁夏至,在太极殿举行正式册封大典,明确其储君之位。同时,令其每日赴两仪殿旁听朝政,学习处理政务,朕亦会时常考较教导。你以为如何?”
伍元照心中虽早有预料,但亲耳听闻,仍不免心潮起伏。
她稳了稳心神,迎上礼治的目光,声音温柔而坚定:“陛下圣明!弘儿得陛下悉心栽培,日渐长成,是当为其明确名分,赋予重任了。此举关乎国本,乃朝廷之幸,天下之福。臣妾……为弘儿高兴,更为陛下、为大唐江山后继有人感到欣慰。” 她话语中充满了为人母的骄傲与为人妻的支持。
礼治颔首,目光深邃:“储君乃国之大本,不可不慎重。朕已命太常寺、礼部着手准备典仪。至于弘儿参政,初始阶段,朕会让他从观摩开始,循序渐进。元照,你是他的母亲,素来深明大义,还需你从旁多加开导,使他明晓储君之责,戒骄戒躁,虚心向学。”
“陛下放心,”伍元照郑重应下,“臣妾定当时时提醒弘儿,谨记陛下教诲,恪守臣子本分,勤勉学习,仁爱待下,不负陛下厚望,不负储君之位。”
她顿了顿,柔声补充,“只是,弘儿毕竟年幼,初涉朝政,若有不当之处,还望陛下耐心教导,勿过于严苛。”
礼治闻言,微微一笑,握紧她的手:“朕晓得。严父慈母,你我同心,方能助其成才。有你在,朕便无后顾之忧。”
【系统提示:成功参与核心决策“太子确立与参政计划”。
提供关键情感支持与合理化建议,获得目标人物深度认可。
获得“深明大义”积分奖励150点!家庭权力过渡第一步顺利开启。】
第二节:夏至大典,储君正位
夏至日,天朗气清,太极殿庄严肃穆。
册封太子大典隆重举行。
礼治皇帝御临大殿,文武百官、宗室勋戚朝服肃立。
十二岁的太子礼弘,身着特制的远游冠服,神情庄重,举止沉稳,在引礼官的引导下,依制行叩拜大礼,接受册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