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伍元照蹙眉,“可查出那老太监的背景?”
“查了,是内务府底下负责浆洗杂役的,入宫多年,平日看着老实。但他有个干儿子,在……在萧家京郊的一处庄园当差。”
萧家!果然按捺不住了。一个“静”字,是让萧昭容暂时隐忍,静观其变?还是另有暗号?伍元照沉吟片刻,吩咐道:“人放了,金银扣下,警告他管好自己的嘴,若敢泄露半句,小心性命。继续盯紧,看他们接下来还有何动作。”
“嗻。”
“另外,”伍元照压低声音,“前朝那边,萧家近日有何动向?”
常福凑近些,声音几不可闻:“回娘娘,奴才通过几个关系,打听到萧家几位爷近日频频出入几位御史和礼部老臣的府邸。朝会上,也有人隐晦提及‘后宫礼制’、‘母以子贵需合规矩’等,虽未明指,但意在拖延娘娘晋封之事。还有……似乎有人在暗中查探陛下……陛下早年在前朝为质时的一些旧事。”
查探陛下为质时的旧事?伍元照心头一跳,这与她在藏书楼发现的线索竟不谋而合!萧家是想从中找到陛下的什么把柄,还是想借题发挥?这水是越来越浑了。
【系统提示:触发支线任务“萧家的反扑”。侦测到萧家正通过前朝施压、后宫传递消息、探查皇帝旧事等多渠道行动。风险等级:中高。建议:加强自身防护,收集萧家不法证据,适时反击。获得线索碎片“萧家探查皇帝前朝旧事”,与“前朝秘毒”线索关联度提升至40%。】
必须加快调查进度了。伍元照想起那几本从藏书楼带回的旧书,她又仔细翻阅过数次,除了之前发现的记录,再无更多明确信息。那被撕掉的几页是关键。她需要更多资料,需要了解前朝末年,特别是与丹药、方士相关的历史。
她再次想到了藏书楼。但皇后的耳目已然留意,不宜频繁前往。正思索间,慧明进来禀报,说明日太医署循例来请平安脉。
次日上午,太医署一位姓刘的太医前来为伍元照和皇子请脉。刘太医医术精湛,为人也谨慎,之前伍元照安胎产后皆由他主要负责,算是相熟。诊脉间隙,伍元照状似无意地闲聊道:“刘太医医术高明,本宫产后能恢复得如此之快,多亏了您。听闻太医署不仅医术传承悠久,更收藏了许多前朝甚至更早的医案古籍,想必更是博大精深。”
刘太医忙谦逊道:“娘娘谬赞,此乃臣分内之事。太医署确有些旧藏,多是历代先辈留下的脉案、方剂集要,以供参考。”
伍元照微微一笑,试探道:“哦?那可曾有涉及前朝宫廷的医案?或是记载一些……疑难杂症,比如,类似陛下偶尔提及的早年那种眩晕之症的记载?本宫也是忧心陛下龙体,想着若能多了解些,平日起居也好更注意些。”她将话题引向皇帝旧疾,合情合理。
刘太医闻言,神色略显谨慎,捋了捋胡须道:“这个……前朝医案确有一些,但年代久远,散佚颇多。至于陛下旧疾……臣等皆按当今脉象斟酌用药,前朝记录,未必适用。且有些记载,涉及宫廷秘辛,等闲不得翻阅。”
他话中透出两个信息:一,前朝医案有,但不易看;二,涉及宫廷秘辛,讳莫如深。这反而更印证了伍元照的猜测。
伍元照叹道:“太医说的是,是本宫心急了。只是身为人子人臣,总不免忧心。罢了,您只需尽力为陛下调理便是。”她不再追问,免得引起怀疑,但心中已有了方向——太医署的故纸堆里,或许埋藏着钥匙。
送走刘太医,伍元照吩咐慧明:“去查查,太医署里有哪些是老资历、又不太得志的太医或者书吏,最好是……家中清贫,需要银钱打点的。”有些门,需要合适的钥匙来打开。
秋祭前一日,宫中斋戒气氛达到顶点。各宫安静异常。伍元照正在殿中抄写经文静心,忽听得外面传来一阵压抑的喧哗,随即常福脸色发白地快步进来,急声道:“娘娘,不好了!方才……方才小皇子突然啼哭不止,乳母哄不住,发现……发现小皇子的襁褓里,竟有一枚小小的、用毒草汁浸泡过的针!”
伍元照手中的笔“啪”地落在宣纸上,染开一团墨晕。她猛地站起,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声音都变了调:“弘儿怎么样了?!”
“万幸!那针只是别在襁褓外层,并未刺入,小皇子只是受惊啼哭,身上并无伤痕!乳母发现得及时!”常福连忙道,“奴婢已将乳母和近身伺候的几人全部看管起来,缀锦宫已封锁,任何人不得出入!”
伍元照强压下心中的惊怒和后怕,立刻下令:“快!去请刘太医!不,直接去禀报陛下和皇后!就说皇子受惊,请速派可靠太医前来诊视!要快!”她必须将事情闹大,借帝后之力来查,同时撇清自己监管不力的嫌疑。
【系统提示:遭遇突发危机“皇子遇险”!触发紧急任务:查明真相,消除威胁,挽回局面。风险等级:极高!恶意环境指数瞬间飙升85%!建议:保持冷静,利用规则,借力打力,揪出黑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