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提示:成功度过“帝疾”危机,获得特殊状态“帝之倚重”(效果:皇帝信任度大幅提升,寻求宿主意见频率增加,遭遇嫉妒与构陷风险同步大幅提升)。主线任务“昭仪之路”进入新阶段:巩固地位,化解危机。支线任务“探明信任暗雷”出现新线索。警告:检测到来自萧淑妃阵营的恶意值急剧升高,反击倒计时开始。】
皇帝礼治那场突如其来的急症,如同一块被投入深潭的万钧巨石,不仅在当时激起了惊涛骇浪,其引发的涟漪更是在事后许久,依旧在后宫乃至前朝隐秘而持续地扩散着。尽管太医院与内侍省联合发布公告,口径一致地宣称陛下只是“偶感风寒,加之连日操劳以致晕眩”,意图将大事化小,但那一夜紫宸殿彻夜通明的灯火、太医令及数位院判频繁仓促的出入、以及伍昭仪被深夜急召并留守至天明的特殊待遇,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又如何能完全瞒过那些时刻紧盯宫廷风向的“有心人”?
伍元照的生活,自此进入了一种表面风光无限、内里暗流汹涌的新阶段。赏赐之物不再仅限于彰显恩宠的珠宝首饰、绫罗绸缎,而是变得愈发贴心且务实。各地进贡的珍稀药材,如百年老参、雪域灵芝;失传已久的医学典籍孤本,甚至是前朝御医的秘方手札;以及一些看似寻常却极费工夫的养生食材,例如需要特定水温、特定时辰采集的晨露,或是产于悬崖峭壁、采集极为不易的稀有山珍,都如同流水般被送入缀锦宫。礼治皇帝似乎真将她视作了专属的“健康顾问”,一种超越了寻常妃嫔侍寝承欢的依赖关系,正在悄然形成。
每日的皇帝脉案,在经太医呈报之后,御前大总管吴公公总会“顺路”或是“奉茶”之时,踱步到缀锦宫,有时是转述太医的诊断细节,询问伍元照对药方增减的看法;有时则是带来陛下当日的饮食起居记录,请她参详有无不妥之处。更甚者,当礼治批阅奏折感到疲乏困顿之时,也会宣伍元照前往紫宸殿。并非每次都需要她侍奉汤药或是言语解忧,有时仅仅是让她在一旁的暖阁内安静地看书,或是焚香抚琴。皇帝曾对吴公公有言:“伍昭仪性子沉静,通晓医理,有她在旁,朕便觉得心神宁定,比那些安神香更有效用。” 这话辗转传入后宫,更是激起了无数暗涌。
这种陪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昵与精神层面的依赖。礼治看她的眼神,也愈发复杂。欣赏依旧,宠爱更甚,但最深处的,是一种连他自己或许都未完全意识到的、如同溺水者抓住浮木般的深刻倚重。他在生死边缘真切地走过一遭,而将他从幽冥关口拉回来的,正是这个看似柔弱、却身怀绝技的女子。这种经历,在帝王孤寂而多疑的内心深处,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系统提示:皇帝好感度维持99(情根深种)。信任度提升至88(深度依赖)。“帝心渐倚”任务持续进行中,依赖度+5。】
这一日,礼治在处理完一批关于西北军务的紧急奏章后,旧疾引动的头痛再次发作,额角青筋跳动,太阳穴如针扎般刺痛,连晚膳都未曾传用。伍元照被紧急宣至西暖阁时,见他正以手用力揉按着额角,面色在烛光下显得苍白而疲惫,眉宇间锁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烦躁与郁结。
“陛下,”伍元照步履轻盈地上前,将一盏她根据太医方子微调后亲自冲泡的宁神茶轻轻放在御案一角,声音柔和似水,“政务虽要紧,但龙体乃国之根本,江山社稷皆系于陛下一身,还需暂且歇息片刻,保重为上。”
礼治并未立刻去碰那茶盏,而是抬起眼,目光沉沉地看向她,那眼神深处是审视,是探究,也有一丝罕见的迷茫。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问出了一个极其突然且敏感的问题:“元照,你每日在这深宫,或许不知前朝喧嚣。你可知这满朝朱紫,日日伏阙上奏,言必称江山社稷,口不离黎民福祉,可这煌煌奏表之下,滔滔言论之中,究竟有几人出自真心?几人是为了一己之私利、党派之倾轧?又有几人,不过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之辈?”
这话问得石破天惊!已隐隐触及了前朝权力争斗最核心、最隐秘的地带,绝非一个后宫妃嫔应当置喙的领域。伍元照心中警铃大作,瞬间绷紧了心弦。她深知,这绝非寻常闲聊,而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试探!答得好,或可让这份倚重更深一层;但若稍有差池,言辞间流露出哪怕一丝对朝政的兴趣或不妥的判断,之前辛苦积累的信任可能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她迅速垂下眼帘,浓密的睫毛掩去了眸中一闪而过的思量,沉默了片刻,仿佛在仔细斟酌措辞,方缓声应道:“陛下垂询,臣妾惶恐。臣妾久居深宫,于前朝经纬、大臣品性,实乃一无所知,岂敢妄加评论,以管窥天?” 她先将自己摘清,表明立场,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静而超然,“但臣妾愚见,人心隔肚皮,真伪本就难辨。陛下天纵圣明,烛照万里,心中自有一面明镜高悬,足以洞察秋毫之末。臣妾只知,无论上奏者初衷为何,是真心为国还是另有所图,其建言所行之事,最终的利弊得失,都会显现在天下百姓的生活之中,其功过是非,也必将由后世史官秉笔直书,载于青史。因此,陛下只需俯仰之间,无愧于天地神明;行事决策,有利于江山万民,这本身,便是最公正、最犀利的明鉴,又何需过于纠结于每份奏表背后的具体人心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