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感业寺的草木依旧蓊郁,但空气里已悄悄掺进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这凉意并非全然来自节气更迭,更像是一种无形无质、却又能沁入骨髓的沉寂与压抑。蝉鸣声不知何时稀疏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风吹过古柏枝叶发出的沙沙声响,如同无数细碎的叹息,日夜不休。
伍元照坐在藏经阁旁那间狭小的耳房里,面前摊着一本纸张泛黄、边角卷起的《金刚经疏钞》。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上糊着的陈旧桑皮纸,变得柔和而黯淡,在布满细微尘埃的光柱中缓缓移动。她手握一管狼毫小楷,笔尖在砚台里轻轻舔墨,动作看似专注,但若有人细看,便能发现她的眼神并未完全凝聚在经卷之上,而是带着一种超越眼前方寸之地的深远与审慎。
【系统提示:阶段目标三“稳固立足,等待契机”当前进度:65%。隐藏支线任务“微光”进度:45%。警告:检测到外部环境变量剧烈波动,高能量个体“新帝礼治”活动频率异常升高,其对宿主的“潜在可启用”状态出现不稳定波动。重大剧情节点可能临近,请宿主保持最高警戒,灵活应对。】
系统的提示音在她脑海中回荡,不同于往常的平静无波,这一次,那声音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促感,甚至隐隐有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电流干扰般的杂音?就像一根被无形之手骤然绷紧至极限的弦,每一次振动都传递着危险即将来临的预兆。
“高能量个体……活动频率异常……重大剧情节点……” 伍元照在心中默默咀嚼着这些冰冷的词语。它们组合在一起,指向一个清晰得令人心悸的信息:长安城内,那座巍峨壮丽的太极宫深处,那位凭借隐忍与铁腕登上大宝的年轻帝王礼治,恐怕正在酝酿一场足以颠覆朝堂格局的风暴。而他的一系列动作,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连锁反应,波及到了自己这个被“遗忘”在感业寺一角的、微妙的“潜在可启用”棋子。
“潜在可启用”……系统这个描述真是耐人寻味。这意味着在礼治的棋盘上,她伍元照或许并非一颗完全废弃的棋子,在某个特定时刻,有可能被重新拾起,投入局中。但“不稳定波动”则意味着,这种“可启用”的状态极其脆弱,随时可能因为帝王心念的细微变化,或是外部压力的干扰,而从“可用”变为“需除”。尤其是在这“重大剧情节点”临近的关口,她这样的存在,是会成为奇兵,还是累赘?是会被启用,还是被彻底抹去,以绝后患?
这种山雨欲来的预感,并非仅仅来源于系统的玄奥提示。连一向消息闭塞、仿佛被时光遗忘的感业寺,近日也隐隐透出几分不同寻常的气息。
就在前天,负责给寺里送菜蔬的附近庄户老张头,在卸货时与厨房帮工的婆子低声交谈。伍元照恰好路过井边打水,零星的词语飘入耳中:“……朝廷……大军调动……说是北边不太平……”“……长安城里气氛紧着呢,巡城的金吾卫都多了好几班……” 老张头说得含糊,那婆子也听得一脸惶惑,连连念佛。他们或许只是传递着市井间模糊的流言,但那种底层民众对时局变动天生的敏锐和紧张感,是骗不了人的。
甚至,连几位真正堪称心如止水、早已不过问世事多年的老太妃,在天气晴好时被扶到廊下晒太阳,她们浑浊的目光偶尔也会越过院墙,望向东南方长安城的大致方向,然后发出几不可闻的、充满沧桑的叹息。那叹息里,有对往昔峥嵘的追忆,或许,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未知风雨的一丝悲悯与担忧。
这一切细微的迹象,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颗颗石子,在伍元照的心湖中漾开圈圈警惕的涟漪。
而最让她在意的,是徐姑姑的变化。徐姑姑近日显得比往常更加沉默,那张总是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眉头时常会几不可察地微蹙起来,仿佛在思索着什么难解之事。在一次例行帮伍元照递送抄写好的经卷给静心师太时,徐姑姑借着经卷的遮掩,速度极快、声音压得极低地对伍元照说了一句:“留心些,近日寺外巡逻的兵丁,似乎换了一拨,面孔生得很,精气神也跟先前那批懒散的不同。”
这话,比老张头的流言和老太妃的叹息更具分量。如同一声轻微的警钟,在她耳边敲响。
换防?在这个敏感得如同布满干柴的时刻?是京畿卫戍力量的常规轮换,还是意味着某种更深层次的、针对特定区域(比如这皇家寺庙)的防务正在悄然收紧、升级?如果是为了“保护”或“监控”,对象又是谁?是寺中所有这些先帝的遗孀,还是……有所特指?
【系统提示:从关键NPC徐姑姑处获得重要环境信息:“寺外守卫异常变动”。信息网进度提升至68%。宿主对潜在风险预警能力小幅提升。】
系统的确认,让伍元照的心更沉了一分。她强迫自己冷静,将手中那管狼毫笔轻轻搁在青玉笔山上,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越是非常时期,越要沉得住气。恐慌和失措是生存最大的敌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