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出那枚刻符竹叶,就着窗外灰白的光线,再次试图破解上面的符号。符号由简单的直线和锐利的弧线组成,结构古朴,有点像某种极其原始的契刻文字,又带点道家符箓的韵味,但仔细看,却又与她所知的历史上任何成熟的文字或符号体系都对不上号。它更像是一种……自定义的密语。
她尝试回忆穿越前看过的所有唐代考古报告、历史文献甚至志怪小说,依旧一无所获。
【系统提示:尝试解读「刻符竹叶」。判定失败。知识(历史/神秘学)不足。可能需要特定线索或角色协助解读。】
就在她凝神思索,几乎要陷入僵局时,窗外忽然传来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和压得极低的交谈声,由远及近,似乎是一小队巡逻的禁军或内侍正经过幽兰苑外那僻静的宫道。
“……晋王殿下仁孝,陛下病情反复,殿下忧心不已,今日又亲往弘福寺为陛下祈福,听闻还抄录了整部《药师经》……”
“……哼,魏王殿下亦不遑多让,连日召见文学馆学士,频入两仪殿问安,奏对之时,常能引经据典,深得陛下嘉许……”
“……长孙司徒(长孙无忌)之意恐仍在晋王,毕竟……”
“……慎言!此乃宫禁重地,非我等议论之处!速速巡完这一圈……”
声音压得极低,断断续续,如同风中丝线,但“晋王”、“魏王”、“长孙司徒”这几个关键词,却异常清晰地飘入伍元照敏锐的耳中。她的心猛地一跳,立刻屏住呼吸,身体不自觉地倾向窗口,侧耳倾听。
这是巡逻的禁军?还是某个权贵门下、消息灵通的小太监?他们在议论朝局!
贞观十七年,春。太子礼承乾刚被废黜,储位空悬。魏王礼泰和晋王礼治正是最炙手可热的竞争者。魏王礼泰深得太宗喜爱,才华横溢,麾下聚集了不少才俊,但性格骄矜,结党营私之势明显;晋王礼治则性情温和仁孝,看似弱势,却得到了以舅父长孙无忌、重臣褚遂良为代表的老臣集团的大力支持。双方的明争暗斗已趋白热化,几乎摆上了台面。
历史上,太宗最终选择了性格柔仁、更能得到老臣辅佐的晋王礼治(未来的唐高宗)。但在这个时空,一切是否还会严格按照她所知的历史轨迹运行?
而此刻,太宗礼世民病重,这场关乎国本的储位之争无疑变得更加敏感、更加激烈。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瞬间引发滔天巨浪,将无数人卷入其中,碾得粉身碎骨。
外面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周围重归雨打竹叶的沙沙声。伍元照的心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无法平静。
原主卷入的事情,会不会与这惊天的储位之争有关?一个无宠无子的五品才人,如何能与这等帝国最高层的权力博弈产生牵连?那“骇人听闻”、足以“颠覆认知”的秘密,那迫切的“自救”……难道原主无意中得知了某种与储位相关的、足以动摇国本的隐秘?或是成了某方势力手中一枚自己都未必清楚的棋子?
想到这种可能性,伍元照只觉得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瞬间窜升至头顶,四肢都微微发凉。如果真是这样,那她的处境就远比被几个后宫美人嫉妒、被永巷局管事询问要危险千万倍!卷入这种层级的斗争,就如同赤手空拳地踏入雷区,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甚至可能死得不明不白!
【系统提示:世界观背景「储位之争」信息更新。危险等级显着提升。生存压力增加。】
必须尽快搞清楚原主到底知道了什么!那张纸条是目前唯一的关键线索。
“西苑旧库…戌时三刻…”
西苑旧库已被火灾毁去一部分,但肯定还有残留的建筑或区域。或许,她应该冒险去探查一次?虽然极度危险,但总比现在这样被动地等待未知的威胁降临要强。这就像游戏里接到了限时调查任务,虽然风险高,但奖励也可能是破局的关键。
就在她暗自下定决心,开始计划着如何寻找机会夜探西苑时,又一个意想不到的、“系统”强行推送的“机会”送到了她面前。
—————— 事件触发:春宴请柬 ——————
两日后,立政殿的一名女官冒着微雨,亲自来到幽兰苑,传达了皇后口谕:陛下圣体稍安,念及后宫久未暄和,特准明日于御花园澄霞亭设一小宴,邀部分嫔妃、公主及宗室女眷一同赏春品茗,略作散心。
口谕中念到的名单里,赫然有“伍才人”的名字。
这消息一出,本就微澜不断的后宫之中,又增添了几分讶异和窃窃私语。能被列入这等名单的,多是平日较为得脸、或有子嗣傍身、或有家世背景的妃嫔,以及几位得宠的公主。伍元照一个失宠多时、家世不显、又刚惹过是非的五品才人竟也在列,着实令人意外。
“才人!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是天恩啊!”小莲得知后,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脸上洋溢着真诚的喜悦,“听说晋王妃、魏王妃可能也会来呢!若是能在那样的场合,得了皇后娘娘或是哪位王妃的青眼,哪怕只是一句半句的关怀,日后在这宫里的日子也会好过许多!”她的好感度似乎瞬间提升到了【友善:衷心高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