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丁煸炒得焦黄卷曲,渗出油脂。陈梅把切好的土豆块和豆角段倒进去翻炒,加盐,加水,盖上锅盖焖煮。
另一边,她把和好的玉米面拍成饼子,贴在了大铁锅的边缘,利用蒸汽和锅的热度一起蒸熟。
温云清坐在灶膛前的小板凳上,帮着添柴火控制火候。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他精致的侧脸。
陈梅忙活完手里的活,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温云清身上。她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半大少年,越看心里越是惊叹。
温云清长得好,多好呢?现在的样貌,堪称造物主的偏爱之作。
他本身底子就极好,皮肤白皙细腻,五官立体而精致,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鼻梁高挺,唇色是天然的淡樱色,线条优美,长得多好呢?他的室友曾戏称他为“卫玠再世”——那位因容貌过于出众而被“看杀”的西晋美男子。
这原本就极为出色的容貌,又完美融合了旅行者“空”的二次元神韵——黑色的发丝在火光下流淌着温暖的光泽,发质极好,在光线下有细微的金棕色反光。
眼瞳是剔透的琥珀色,清澈见底,仿佛蕴含着星辰。脸部轮廓柔和又不失少年的英气,下颌线条流畅。
那份气质更是独特,既有少年人的干净澄澈,又沉淀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通透,安静时如画中仙,灵动时又带着蓬勃的生命力。
走在路上,无论是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还是大老爷们儿,都忍不住要多看几眼。
陈梅看得有点出神,直到温云清被她盯得有些不自在,无奈地开口:“陈姐?”
“啊?哦!”陈梅猛地回过神,脸微微发热,赶紧收回视线,掩饰性地继续搅动锅里的菜,感叹道:“云清啊,你说你,怎么长的?来了这地方这么些天,风吹日晒的,你看我,这脸都糙得快跟砂纸似的了,手上也裂了口子。怎么你这皮肤,还跟刚剥壳的鸡蛋似的,又白又嫩,一点都没变?连点晒黑的痕迹都没有?”
温云清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露出无辜的笑容:“大概是体质问题吧?我从小就不太容易晒黑。”
他心里吐槽:废话!旅行者天天在提瓦特大陆上风吹日晒、爬山涉水、打打杀杀,皮肤状态不照样好得发光?那可是游戏建模!同理,融合了这份“数据”的他,皮肤耐受力杠杠的!玩家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但这能解释吗?显然不能!
陈梅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蛤蜊,打开盖子,里面是所剩不多的、带着淡淡贝壳腥气的蛤蜊油:“谁说不是呢!我来的时候特意带了这个,没想到这地方的风这么硬,冬天又干又冷,夏天太阳又毒,这点蛤蜊油根本不够用,都快见底了。”
她挖了一点,小心地涂抹在自己皴裂的手背上,又看向温云清,“对了,云清,明天我想去趟县里供销社买点东西,顺便看看有没有蛤蜊油卖,你要不要一起去?来了这么久,还没去过县里吧?”
温云清一想也是,正好可以去看看这个年代的县城是什么样子,或许还能补充点物资。“好啊,陈姐,我跟你一起去。”
说话间,锅里的土豆炖豆角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四溢,边缘的玉米面贴饼子也蒸得金黄松软。陈梅麻利地把饭菜盛出来。
这时,下工的知青们也拖着疲惫的身体陆续回来了。
累了一天,谁也没心思说话,沉默地洗手,沉默地排队打饭,然后捧着碗各自找个角落或蹲或坐,狼吞虎咽起来。填饱肚子,下午还有繁重的劳动在等着他们。温云清也安静地吃着,心里盘算着明天去县里的事情。
下午,温云清照例和孩子们在山坡上。他边挖边琢磨着晚上怎么“肝”一下附近的资源点。
突然,栓柱气喘吁吁地从村子的方向跑了上来,小脸通红,兴奋地大喊:“温哥!温哥!支书叫你!让你赶紧去大队部!”
“什么事这么急?”温云清问。
“部队!部队来人了!好多人!还有大汽车呢!听说是个团长!”栓柱激动得手舞足蹈,“支书说让你赶紧过去!”
温云清心中了然,肯定是军火的事情惊动了上面。他跟着栓柱快步跑回村子。果然,大队部门口停着两辆绿色的军用吉普车,周围围了不少好奇的村民。
走进大队部,气氛肃穆。支书李建国正陪着几位身穿65式草绿色军装的军人说话。
为首一人约莫四十多岁,身材魁梧,国字脸,神情刚毅,肩章上是两杠三星——上校团长!他旁边站着几位同样军容严整的军人,其中还有一位看起来像参谋的军官,拿着笔记本记录着什么。
看到温云清进来,支书立刻招手:“小温,快过来!”然后对那位团长介绍道:“王团长,这位就是发现情况的知青同志,温云清。”
团长锐利的目光瞬间落在温云清身上,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显然没想到发现如此重大线索的,竟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过分年轻俊秀的少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