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三刻,春日暖阳为庄严肃穆的皇宫镀上一层浅金。御花园东侧的演武场上,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年仅五岁的太子萧煜,穿着一身量身定制的玄色短打练功服,小小的身影挺得笔直,正一丝不苟地扎着马步。他那张继承了父母优点的脸蛋上,眉峰微蹙,嘴唇紧抿,明明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小腿也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却依旧倔强地维持着姿势,不肯松懈分毫。
萧玦负手立于他身前,褪去了平日的龙袍,一身利落的暗纹劲装,更显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他面容冷峻,目光如炬,手中拿着一根细长的竹条,并未真正抽打,只是偶尔轻轻点在萧煜姿势不到位的地方。
“腰背挺直,似松非松。”萧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气沉丹田,力从地起。下盘乃武学根基,根基不稳,纵有千般招式,亦是空中楼阁。”
萧煜咬紧牙关,深吸一口气,努力调整着呼吸与姿态,稚嫩的嗓音带着明显的吃力,却异常坚定:“儿臣……明白!父皇,儿臣还能坚持!”
看着儿子那双与自己如出一辙的深邃眼眸中闪烁的倔强与专注,萧玦冷硬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柔和了一瞬。这孩子,不仅样貌随了他,连这性子里的坚韧、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的劲儿,也像了个十足十。骨子里流淌着的,是属于战神的血脉。
约莫一炷香后,萧玦才开口道:“好了,休息片刻。”
萧煜闻言,并未立刻瘫软,而是缓缓收势,调整呼吸,小脸上虽布满汗珠,眼神却亮得惊人。这份超越年龄的自制力,让萧玦心中赞许更甚。
休息过后,萧玦开始传授一套最基础的拳法套路,名为“筑基长拳”,动作简单,重在锤炼筋骨,熟悉发力法门。他并未过多讲解,只缓慢而清晰地演示了一遍。
然而,令萧玦微微讶异的是,萧煜在一旁观看,眼神专注,待他演示完毕,小家伙竟能依样画葫芦,将十几个动作连贯地打出来。虽然力道尚浅,步伐稍显虚浮,但招式之间的衔接竟颇为流畅,尤其是对动作轨迹和身体协调性的把握,展现出了远超同龄孩童的悟性。
当教到其中一招“拗步捶”时,萧玦特意强调了如何借助腰力扭转,将力量集中于拳峰,攻击对手肋下薄弱之处。萧煜学得极快,甚至在他讲解完毕后,歪着小脑袋思考了一下,比划着一个微小的角度变化,问道:“父皇,若是对方侧身格挡,此处(他指向对方肘关节外侧)是否更为顺势?力道似乎能更透进去。”
萧玦眸光一闪!这孩子提出的变招角度,并非“筑基长拳”原式所有,反倒暗合了凌薇那套现代军体拳与格斗术中,利用人体工学攻击关节、以巧破拙的精髓!看来,薇儿那套独特而高效的搏击理念,在日常的耳濡目染间,也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这孩子。
他蹲下身,与儿子平视,认真纠正了他发力时肩部过于用力的细微偏差,沉声道:“习武之本,非为逞凶斗狠,乃为强身健体,明心见性,守护你该守护之人。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能于初学之时便思考变通,窥见招式之外的运用,这很好。”
得到一向严父的肯定,萧煜那双酷似凌薇的杏眼里,瞬间迸发出璀璨的光彩,小胸脯也不自觉地挺高了些,用力点头:“儿臣记住了!”
与此同时,坤宁宫西侧的暖阁,已被凌薇改造成为一间充满药草清香的“医研室”。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摆放整齐的药材柜、小铡刀、药碾等物什上,温暖而静谧。
四岁的小公主萧玥,穿着一身藕荷色的软缎小裙,正踮着脚尖,趴在宽大的桌案边,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的母后处理药材。
凌薇将几片晒干的甘草放入小巧的白玉药碾中,正准备研磨,一只白嫩嫩、带着小肉窝的手就伸了过来,想要帮忙抓住碾轮。
“玥儿,这个重,让母后来。”凌薇柔声制止,语气里满是宠溺。
“母后,玥儿想学。”萧玥仰起小脸,声音奶声奶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认真与渴望。她遗传了凌薇白皙的肌肤和精致的五官,一双杏眼尤其灵动,此刻澄澈的眸子里,倒映着各类草药的身影,“玥儿想像母后一样,能认得这些草草,能治病救人,帮父皇和母后分忧。”
凌薇心中微动,放下药碾,拿起一片甘草,放到女儿小巧的鼻尖前,柔声引导:“玥儿闻闻看,这是什么味道?”
萧玥用力地、像只小动物般嗅了嗅,立刻准确地说道:“甜甜的!”
凌薇又拿起一小片黄连,问道:“这个呢?”
萧玥的小眉头立刻皱成了一个小疙瘩,吐了吐舌头:“苦的!好苦!”
凌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随后又取出几味性状相近、但药性不同的常见草药,如白术与苍术,当归与独活,耐心地讲解它们的名称、主要药性和基本功效。萧玥听得极其专注,长长的睫毛忽闪着,偶尔伸出小手指轻轻触摸药材的纹理,提出的问题虽充满童真,却往往能触及关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