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的诏书已布告天下,但萧玦(此时虽已受禅,但尚未举行登基大典,故仍称王爷)和凌薇并未立刻留在京城。北境虽定,但诸多善后事宜仍需处理,边境防务也需重新部署。他们在京城短暂停留,与朝廷交接后,便准备返回北境大营,处理完军务后再凯旋回京,正式举行登基大典。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离开京城的这一日,京城百姓自发组织的、规模空前的欢庆活动,将整个京城的热情点燃了。
清晨,当萧玦和凌薇的车驾在亲卫的簇拥下,缓缓驶出王府,准备前往城门时,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从王府到城门的主干道朱雀大街上,早已被人潮挤得水泄不通。道路两旁,楼阁之上,甚至树枝上,都爬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人们手中捧着鲜花、提着篮子(里面装着鸡蛋、米粮等物),举着临时制作的简陋牌匾,上面写着“战神王爷”、“女菩萨郡主”、“万民称颂”等字样。
“王爷千岁!郡主千岁!”
“谢王爷护我河山!”
“谢郡主活命之恩!”
“欢迎功臣凯旋!”
各种各样的欢呼声、感激声、祝福声,如同海啸般汹涌而来,震耳欲聋。许多百姓情绪激动,热泪盈眶。他们或许不懂朝堂上的风云变幻,但他们清楚地知道,是谁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是谁击退了凶残的敌人,保全了他们的家园和性命。
尤其对于凌薇,民间流传着更多关于她的传奇。她不仅是战神的伴侣,更是亲自上战场救死扶伤的“女华佗”,是发明了高产作物和新式农具让百姓能吃饱饭的“活菩萨”。她的仁心仁术和智慧,在百姓心中有着无比沉重的分量。
车驾行进得非常缓慢。不断有百姓试图冲破侍卫的阻拦,将手中的鲜花、鸡蛋、米粮等物投向车驾,或者直接塞到侍卫手中,请求他们转交给王爷和郡主。更有甚者,一些在北境战场上有亲人被凌薇救治过的军属家属,得知消息后千里迢迢赶来,跪在道路中央,磕头谢恩,泣不成声。
凌薇坐在车内,看着窗外那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听着那震天的欢呼和真挚的感激,眼眶不禁微微湿润。她来自现代,见过各种场面,却从未经历过如此纯粹、如此炽热的爱戴。这种被万民真心拥戴的感觉,沉重而温暖,让她深深动容。
她轻轻掀开车帘一角,对着路旁的百姓们挥手致意,露出温和的笑容。
“郡主看我了!”
“郡主笑了!”
“郡主千岁!”
这一举动,更是引发了更大的欢呼浪潮。
萧玦骑在骏马之上,行走在车驾旁。他依旧是那副冷峻的模样,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紧绷的唇角微微软化,深邃的眼眸中,映照着这万民欢腾的景象,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他守护的,便是这些淳朴而懂得感恩的百姓。这江山,这黎民,值得他倾尽所有。
当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颤巍巍地将一个装满红枣的篮子举过头顶,想要献给凌薇时,萧玦微微抬手,示意侍卫不必阻拦。他亲自俯身,接过了那篮红枣,对老婆婆点了点头。
“王爷……王爷接了俺的东西……”老婆婆激动得几乎晕厥,被旁边的人扶住。
这一幕,让周围的百姓更加疯狂。
车驾行至城门,欢呼声依旧没有丝毫减弱。城门外,还有更多的百姓聚集在那里,延绵数里。
凌薇回头望去,只见朱雀大街已成了一条鲜花与旗帜的海洋,欢呼声如同实质的音浪,回荡在京城的上空,久久不散。
“得民心者得天下。”凌薇轻声对车旁的萧玦说道。
萧玦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沉声道:“这民心,亦是你我共同挣来的。未来,更不可辜负。”
这一次离京,虽是为处理军务,却更像是一次检阅,一次来自民间最直接、最热烈的肯定。这响彻街巷的欢呼声,不仅是为过去的功绩,更是对未来的期盼。萧玦与凌薇,承载着这沉甸甸的民意,走向他们新的征程。
喜欢战神的掌心娇:特种兵医妃种田记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战神的掌心娇:特种兵医妃种田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