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萧玦的明确支持和太后这块金字招牌,凌薇在京中的行动自由了许多。她向萧玦提出想去京郊皇庄实地考察农业现状,萧玦虽有些意外,但并未阻拦,反而派了一队可靠的侍卫随行,并给了她一块可以通行皇庄的令牌。
京郊皇庄占地广阔,田地整齐,算是大靖朝农业水平较高的地方。但凌薇实地一看,眉头便微微蹙起。
田地里的作物长势只能算一般,土壤肥力明显不足。农民使用的犁还是笨重的直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拉动,效率低下,而且犁地深度不够。灌溉则主要依靠人力挑水或者简单的桔槔,费时费力,遇到干旱,远处的地根本浇不上水。
庄头见这位新晋的郡主竟然对农事感兴趣,虽心中诧异,还是恭敬地陪着介绍。
凌薇仔细询问了当前的种植方式、作物品种、施肥情况等,庄头一一作答,所言与凌薇观察和空间里农业知识对比,显得十分粗放落后。
“这犁,用起来很费力吧?”凌薇指着地里正在忙碌的农夫和耕牛问道。
“回郡主,是啊!这直辕犁用了好些年了,转弯不灵活,深耕也难,没办法啊。”庄头叹道。
凌薇点了点头,没再多说。考察完毕回到王府,她立刻钻进书房,铺开纸张,开始绘制图纸。
她首先要改良的,就是犁。直辕犁改曲辕犁,这是中国古代农业史上的一大革命,能极大降低牵引阻力,节省畜力人力,而且转弯灵活,便于精耕细作。她结合现代力学原理,对曲辕犁的犁辕、犁箭、犁评等部件进行了更优化的设计,使其结构更合理,效率更高。
接着是灌溉工具。龙骨水车!利用齿轮链轮原理,通过人力(或畜力、水力)带动龙骨叶板,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实现连续灌溉,效率远超桔槔和辘轳。她仔细回忆着龙骨水车的结构,将其分解绘制成详细的零件图和组装图。
除了这些,她还简单绘制了耧车(播种器)、耙、碌碡等农具的改良草图。每一张图纸都标注了详细的尺寸、材质要求和运作原理。
绘制这些对她来说并不难,特种兵的野外生存训练就包括简易工具制作,加上她空间里储存的海量知识。难的是如何让这个时代的人理解和接受。
几天后,她带着一叠厚厚的图纸去找萧玦。
萧玦看着铺满书案的图纸,上面那些奇特的构造和精细的标注,让他这个不懂农事的人也能感觉到其中的不凡。
“这是……”
“这是我设计的一些农具,或许能提高耕种效率。”凌薇指着曲辕犁的图纸解释道,“这是曲辕犁,相比现在的直辕犁,阻力更小,一头牛便可拉动,而且能犁得更深,转弯也方便。这是龙骨水车,用于灌溉,可将低处水引往高处,省时省力……”
她详细讲解着每种农具的原理和预期效果。
萧玦听着,眼神越来越亮。他虽出身皇室,但带兵多年,深知粮草的重要性,也了解民间疾苦。若这些农具真如凌薇所说,那对于大靖农业的提升,将是颠覆性的!
“薇儿,你……”他看着她,目光灼灼,充满了惊叹与欣赏。他早知道她不凡,却不知她还能给他带来这样的惊喜!“这些东西,你如何懂得?”
凌薇早已想好说辞,坦然道:“王爷忘了?我曾在乡间生活,平日喜欢观察琢磨。那位游方郎中也涉猎颇广,曾与我讲过一些机巧之物。这些是我结合所见所思,胡乱画的,也不知是否可行。”
又将功劳推给了“游方郎中”和“自己喜欢琢磨”。
萧玦深深看了她一眼,没有追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尊重她。他更看重的是这些图纸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
“是否可行,一试便知!”萧玦当即拍板,“福伯,立刻去京中寻最好的工匠,按照郡主图纸,每样先打造三套出来!要快!”
“是,王爷!”福伯也意识到这些图纸的重要性,连忙应下。
“另外,”萧玦看向凌薇,语气郑重,“薇儿,若这些农具试验成功,本王想奏请皇上,在全国推广。此乃利国利民之大事,你当居首功!”
凌薇微微一笑:“功不功的无所谓,若能帮到百姓,便不负我所学。”她顿了顿,又道,“除了农具,水利工程也至关重要。王爷请看……”
她又摊开一张更大的纸,上面是她根据京郊地形和了解的河流分布,绘制的一个小型水利工程示意图,包括水库、引水渠、排水沟的规划。
“若能兴修水利,蓄水防旱,排水防涝,方能保农田旱涝保收……”
萧玦看着那虽然简略却思路清晰的水利图,再看向凌薇的目光,已不仅仅是欣赏,更带上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与……骄傲。
这个女子,她的胸怀与智慧,远超他的想象。她所思所想,并非一己之私,而是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他握住她的手,低沉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温柔:“薇儿,放手去做。本王,和整个大靖,都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凌薇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心中一片宁静与坚定。她的种田之路,终于要从青竹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了。而这条路上,有他同行。
喜欢战神的掌心娇:特种兵医妃种田记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战神的掌心娇:特种兵医妃种田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