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村苏凌薇种植“海外神物”,声称亩产千斤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越过山峦田埂,传到了邻近的几个村落。
起初,大多数人只当是笑话听。亩产千斤?怕是神仙种的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青竹村那个“丧门星”变“福星”的传闻越发神乎其神——她不仅治好了自家瘫痪爷爷的腿,日子过得红火,还敢跟里正立下军令状。渐渐地,有人坐不住了。
最先找上门来的,是隔壁小河村的村长赵守田。小河村土地比青竹村更为贫瘠,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每年青黄不接时,总有几家要断粮。赵守田是个实在人,听到消息后,心里猫抓似的,犹豫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厚着脸皮,提了半篮子鸡蛋,找到了凌薇家。
“苏……苏姑娘,”赵守田看着眼前这个虽衣着简朴,却气度从容、眉眼清亮的少女,有些局促地开口,“冒昧打扰了。我是小河村的村长赵守田,听说您这儿有种高产的粮种,不知……不知可否……”
凌薇看着这位面容黝黑、手指粗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老村长,心中了然。她请赵守田进屋坐下,又让爷爷苏老栓作陪。
“赵村长不必客气。”凌薇给他倒了碗水,“您是为了土豆和玉米来的吧?”
“正是,正是。”赵守田连连点头,脸上带着期盼又忐忑的神情,“苏姑娘,不瞒您说,我们小河村地薄,收成一直不好。若真有种粮能亩产几百斤,那就是救命的宝贝啊!不知……不知姑娘能否割爱,匀些种子给我们?价钱好商量!”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半篮子鸡蛋往前推了推。
凌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赵村长,您可知这种植之法,与传统作物大不相同?”
赵守田一愣,老实摇头:“这……老汉不知。”
“此种作物,从选种、切块、育苗、栽种间距、施肥、除虫到后期的培土、收获,皆有讲究。若只给种子,不懂方法,恐怕难以达到预期产量,反而浪费了这种子和一季的光景。”凌薇缓缓道来。
赵守田闻言,脸色顿时垮了下来,眼中希望之火黯淡了几分:“这……这可如何是好……”
见他如此,凌薇微微一笑,话锋一转:“不过,赵村长爱惜村民之心,凌薇敬佩。种子,我可以提供。这种植技艺,我也可以倾囊相授。”
“真的?!”赵守田猛地抬头,激动得差点打翻桌上的水碗。
“自然是真的。”凌薇语气肯定,“但我有几个条件。”
“姑娘请说!莫说几个,几十个都成!”赵守田迫不及待。
凌薇伸出手指:“第一,种子我不能白给。今年我可赊欠给你们村,按户分配适量种子。待秋收后,无论产量如何,需归还我同等重量的粮食作为种子成本。若产量超出寻常作物,则需额外分我收获总量的一成,作为技术传授的费用。这一成粮,我会用于青竹村的公共建设或者帮扶村中孤寡。”
她此举并非纯粹利他,也是为了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合作模式,并为自己和青竹村积累资源。
“应当的,应当的!”赵守田忙不迭答应。用一成可能的超额收获换取技术和种子,在他看来简直是天大的便宜。
“第二,”凌薇继续道,“种植必须严格按照我的方法进行。我会定期去小河村查看指导,若有农户不听指令,私自更改种植方式,导致减产,则需加倍赔偿种子成本,且后续不再提供任何帮助。”
“这个没问题!谁敢不听,我第一个不答应!”赵守田拍着胸脯保证。
“第三,”凌薇神色严肃了些,“此法目前尚在验证阶段,虽我有把握,但天有不测风云,若因天灾导致绝收,这种子成本……可视情况减免或延缓,但我的技术费用便不再收取。我们需要立下字据,写明条款,以免日后纠纷。”
“立字据,好!立字据!”赵守田完全赞同,觉得凌薇处事公正又周到。
事情就此定下。凌薇与赵守田立下简单的契约,按了手印。她根据估算,从空间里悄悄转移出一批土豆种薯和玉米种子,告知赵守田三日后,她会亲自去小河村,挑选合适的土地,现场示范如何切种、育苗和种植。
赵守田千恩万谢地提着凌薇回赠的一包自家晒的菜干离开了,那半篮子鸡蛋,凌薇推辞不过,最终收下。
小河村村长前来求种求技的消息,很快在青竹村传开。有人觉得凌薇傻,把这么好的东西白白教给外人;也有人觉得凌薇心善,有本事,连外村人都要求她。
三日后,凌薇如约前往小河村。赵守田早已召集了村里所有打算种植的农户,聚集在村头一片较为平整的土地边。男女老少,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凌薇,有好奇,有怀疑,也有期盼。
凌薇站在人群前,没有丝毫怯场。她挽起袖子,拿起特制的消毒过的小刀和土豆种薯,开始一边操作,一边清晰讲解。
“大家看,土豆种薯要选这种芽眼饱满的……切块时,每一块至少要保证有一到两个健壮的芽眼……刀必须快,切口要平,切完后最好用草木灰拌一下,防止腐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