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兰带着从尚宫局凯旋的意气风发回到景福宫,胡善祥正与吴太妃在庭院中漫步说话,见她回来,两人都停下了脚步。
“回来了?”胡仙师语气平和,眼中却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
“事情可还顺利?”
周景兰快步上前,敛衽行礼,难掩兴奋:“回仙师,回太妃娘娘,事情已经解决了!赵尚宫答应重新核定,按最高规制发放咱们景福宫的用度!”
她将经过简要说了一遍,尤其提到了曹吉祥的机智和吴太妃及时出现的震慑。
吴太妃闻言,脸上露出温和的赞许:“你这孩子,倒是有几分急智和胆色,难怪当日敢在殿前直言。”她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调侃,“不过,此番能成事,那个叫曹吉祥的小内侍,功不可没吧?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周景兰脸颊微热,心中莫名一动,连忙低头道:“是,吉祥哥哥确实帮了大忙。”
胡仙师在一旁静静看着,目光在周景兰和吴太妃之间流转,忽然开口道:
“走了这许久,有些乏了,如意,扶我回殿歇息片刻。太妃与景兰想必还有话说,你们且在此处聊聊。”
说罢,便由如意搀扶着,带着其他宫人径自离开了,刻意留下了空间给吴太妃和周景兰。
庭院里顿时只剩下她们二人,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周景兰心中惴惴,她知道吴太妃此来绝非仅仅为了帮她解围,必有深意。
她不敢贸然提起郕王,那是她心底最深的秘密和禁忌,而吴太妃似乎也并未察觉儿子与眼前这个小宫女之间那点若有若无的牵扯。
吴太妃在一张石凳上坐下,示意周景兰也坐在旁边的绣墩上。她望着庭院中那株苍劲的古柏,眼神变得悠远,仿佛陷入了回忆。
“景兰,你……很好奇我的过去吧?”吴太妃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飘忽。
周景兰心中一跳,老实点头:“是……奴婢听闻,太妃娘娘当年曾是尚宫局的尚宫,统领内宫,位同女相,心中十分敬佩。”
吴太妃淡淡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苦涩与自嘲:“女相?不过是虚名罢了。我本是镇江府人,永乐年间便在南京旧宫入了宫,从最低等的女史做起,一步步熬资历,学规矩,揣摩人心……宫里的世态炎凉,捧高踩低,我看得太多太多了。”
她顿了顿,语气复杂,“好不容易,到了仁宗朝,总算熬出了头,坐上了尚宫之位,掌管六局一司,那时……我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幻想着,再过几年,或许能求得恩典,放出宫去,看看宫墙外的世界……”
周景兰屏息静听,她能感受到吴太妃话语中那份曾经拥有希望又骤然失去的巨大落差。
“那……后来,您又是如何成为先帝妃嫔的?”她小心翼翼地问。
吴太妃的眼神骤然变得冰冷,带着刻骨的恨意:
“如何?呵……不过是某些人精心设计的一场戏罢了!宣德帝登基后,一次偶遇,我便从吴尚宫,变成了吴贵嫔。”她深吸一口气,“那时,孙氏刚生下长子,正处心积虑地逼迫胡皇后退位!我因在尚宫局多年,与胡皇后多有往来,心中是向着她的,自然也成了孙氏的眼中钉!她怕我留在尚宫局会继续帮胡皇后,便使了条毒计,在我年近三十、眼看就能求得出宫恩典之时,将我……献给了先帝!”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
“什么贵嫔!不过是换了个更华丽的牢笼,终身监禁于此!断了我的念想,绝了我的后路!若非……若非后来我有了钰儿,这深宫冷寂,我怕是早已熬不下去了……”
周景兰听得心惊肉跳,她没想到吴太妃的背后,竟藏着如此惨痛和被算计的过往。她沉默片刻,压低声音,试探着问道:
“太妃娘娘……历经如此种种,难道……难道就不想……不想向孙太后,甚至……讨回一些公道吗?”
吴太妃浑身一震,猛地转头看向周景兰,目光锐利如鹰隼,仿佛要看穿她的灵魂。周景兰勇敢地迎视着她的目光,毫不退缩。
良久,吴太妃眼中的锐光渐渐敛去,化作一片深不见底的幽潭。
她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幽幽地叹了口气,语气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公道?在这宫里,活着,本身就已经很艰难了。有些事……急不得。”
她站起身,拍了拍周景兰的肩膀,“景兰,你是个聪明孩子。胡仙师这里清净,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你还年轻,总不能一辈子困守在这冷宫之中。好好想想吧。”
说完,她便唤来项宫女,起身离开了景福宫。
周景兰独自坐在庭院中,心潮澎湃。吴太妃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那句急不得和最后的提醒,已然让她心下明了——这位看似温婉与世无争的太妃,心中埋藏的恨意与野心,绝不比任何人少!
而她周景兰,或许真的可以成为她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一条……通往复仇和改变命运的隐秘路径。
次日,紫禁城内张灯结彩,气氛庄重而喜庆。皇帝大婚暨郕王选妃的最后一轮复选,在太皇太后居住的仁寿宫正殿隆重举行。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进入最后一轮的四位淑女,皆是亲军卫指挥使家的千金,家世显赫,各有千秋。
太皇太后为了显示公允,甚至特意派人请来了在景福宫清修的胡善祥,让她也帮着掌掌眼。周景兰作为胡仙师的随侍宫女,自然也得以跟随,再次踏入了这权力中心的核心地带。
仁寿宫正殿内,珠环翠绕,香气袭人。张太皇太后端坐正中,孙太后陪坐一侧,胡善祥则被安排在稍下首的位置,神色平静。
周景兰低眉顺眼地站在胡仙师身后,敏锐地观察着殿内的一切。她看到孙太后对汪紫璇毫不掩饰的喜爱,也注意到太皇太后看向钱令颖时那带着期许却又隐含一丝担忧的眼神——钱令颖太过安静了,在这需要展现仪态风范的场合,显得有些吃亏。
四位淑女依次上前,展示仪态,应答问话。金吾左卫指挥使汪泉之孙女汪紫璇果然伶牙俐齿,应对得体,很得孙太后欢心。
太皇太后暗中比较看好的魏婉仪则沉稳大方,颇有大家风范,太皇太后也微微颔首。
喜欢嫁朱祁镇,我掀翻大明后宫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嫁朱祁镇,我掀翻大明后宫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