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萧敏杰心不在焉的坐在书案前,手中握着一卷书,萧府花园的各色名花开得正艳,可他的目光穿过雕花窗棂,无心欣赏,不知落在远处不知名的地方,不停地看着窗外。今日是母亲请官媒来府中的日子。
今日,他特意换上了一袭最喜爱的宝蓝长衫,衬得他越发挺拔威武。
“世子,夫人请您去正厅。”萧敏杰身边的小厮长庆在门外恭敬地说。
萧敏杰收回思绪,整了整衣冠,快步向正厅走去。“孩儿见过母亲,母亲,可是官媒来了。”
东方皎月点点头:“我命人请了京城中最有名的官媒吴喜娘,来商议提亲事宜。你且去准备一份自己喜欢的物件,送给金姑娘作为见面礼。”
“好咧,母亲,我早已准备好了,我这就去拿。”萧敏杰高兴得满面春风,匆匆去了书房取了东西过来。
巳时刚过,管家王德全将吴喜娘引进来。吴喜娘身着上好的绛红色丝绸褂子,满头戴金插玉,在丫鬟的搀扶下款款而来。她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富态,一双眼睛透着精明干练。
“夫人万福,世子安好。”吴喜娘行了个标准的万福礼,声音洪亮却不失礼数。
东风皎月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徐妈妈远道而来,辛苦了。快请上座。冯嬷嬷,上茶。”
吴喜娘接过丫鬟奉上的茶,轻啜一口,这才慢慢直奔主题:“不知夫人给世人看中的是哪家千金?”
“金家二房小姐,金汐语姑娘。”东风皎月道。
“金汐语姑娘,她是......”吴喜娘闻言,沉思想了一会,面露疑惑,迟疑地说:“夫人,恕老身冒昧了,这世家之女,只有满十四岁以上的姑娘,老身的花名册上都有名字,唯独没有听说这个叫金汐语的。
满城就只有一家姓金的,可是金丞相府家的姑娘?据老身所知,这金家现在可没有婚配的姑娘,夫人指的可是金家别族的姑娘?”
东方皎月木着脸:“是金丞相家二房金哲亮的养女。”
“噢,知道,知道,老身听说过,恕老身愚钝了。”吴喜娘恍然大悟。
“这也不怪吴媒婆不知,这金家二房的姑娘刚回京城,再说今年刚满十四,恐还没有来得及在您那报备。”
吴喜娘眼睛一亮:“夫人好眼光,满城也就金丞相家与您门当户对、旗鼓相当,你们两家能成就一段姻缘,强强联合,喜上加喜。”说到此处,吴喜娘悄悄观察了一下眼前这位皇家公主。都说这皇家公主眼光挑剔,为人不好相与,以她的眼光,怎么竟然会同意娶一个养女。
虽然这桩婚事也不错,但以萧夫人的性子,这桩婚事到底有点差了,不过这不是她该置喙的,她只管拿钱办事。
吴喜娘放下茶盏,正色道:“既然夫人有意,老身自当竭尽全力。虽然金家二房有点差强人意,但金丞相府门槛不低,还需得准备周全才是。
东方皎月点了点头,对冯嬷嬷说:“冯嬷嬷,递上礼单。”
冯嬷嬷将礼单递上去,吴喜娘看了下礼单,上面写着:“黄金百十两、白银一千两,另有江南宋丝云锦十匹、杭绸十匹、丝绸缎二十匹、珍珠头面一套、金银首饰若干、端砚、湖笔、徽墨若干。另有一块萧敏杰定情的信物——碧翠玉佩。”
吴喜娘看完礼单一愣,这聘礼好像薄了些,以皇家公主的身份,这显是太小气了些。她小心翼翼地说:“夫人,这礼单是否轻了些?”
“不轻了,一个世子侧妃而已,这已经超出了许多。”
“噢,那确实如此。”吴喜娘这才恍然大悟了然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呢,她就说这皇室公主眼光怎么变了。
吴喜娘记下聘礼清单,又详细询问了萧敏杰的生辰八字、功名成就等,以便到金家时,向金家介绍,商议一下各项细节,吴喜娘示意丫环递上来一本黄历翻了翻,终于定下提亲的吉日。
“夫人,三日后是个黄道吉日,老身便登门拜访金府。”吴喜娘起身告辞,“夫人请放心,萧公子才貌家世属一属二,这门亲事十拿九稳,您就听老身的好消息吧。”
送走吴喜娘后,萧敏杰回到书房,却无心读书。他拿出几幅画细细观摩,边看边傻笑。这几幅画是他那天,根据当初看到的金汐语救人的情景画出来的,想到就可以娶到自己喜欢的人,萧敏杰喜上眉梢。
三日转瞬即逝。提亲这天,冯嬷嬷天不亮就忙碌起来。夫人不大放在心上,张罗的事,她就要全心全意做的不出差错,她在心里叹了口气,夫人没有看出来,她可是看出来了,世子对金姑娘是上了心的,虽然金姑娘是个侧妃,但以后说不定作主的是她。
再说,世子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她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清点了一下聘礼。聘礼按照礼制,一一精心装在雕花的盒子里,黄金白银用红绸包裹,绸缎布匹叠放整齐,珍珠头面和金银首饰也都装在上好的木匣子里,另有一个精致的黑檀木盒子里装着萧敏杰准备的一块玉佩,用锦缎覆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