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安夏望着有条不紊进行防御建设的山口,心中却隐隐担忧。虽说将领们已被说服,可那些质疑的声音仿佛仍在耳边回荡。她深知,内部的团结对于这场防御战至关重要。而敌军是否真会从山口进攻,依旧是个未知数。萧烬走到她身旁,轻声说:“别想太多,我们已尽力准备。”时安夏微微点头,目光坚定道:“嗯,但容不得丝毫马虎,必须时刻警惕。”两人的身影在夕阳余晖下,显得坚毅而又有些孤独。
随着防御准备工作的推进,边关的气氛愈发紧张。太阳高悬,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燥热与不安。士兵们机械地忙碌着,手中的动作虽未停下,可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慌乱。他们都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每个人的心中都像是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听说了吗?敌军此次来势汹汹,兵力是我们的数倍,这仗怕是难打咯。”一个士兵小声地对身旁的同伴说道。
“是啊,我还听说他们有神秘的攻城器械,能轻易突破我们的防线。”另一个士兵附和着,脸上满是担忧。
这样的对话,在各个营地中不断上演。各种谣言也在军中肆意流传,有的说敌军已经和朝中的某些势力勾结,我们腹背受敌;还有的说边关守将已经准备弃城而逃,留下他们这些小兵当炮灰。军心开始浮动,原本整齐有序的防御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混乱的迹象。
时安夏敏锐地察觉到了士兵们的异样。她深知,稳定军心刻不容缓。于是,她决定亲自到各个营地安抚士兵。她身着一身戎装,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从一个营地走到另一个营地。每到一处,她都站在高处,大声地对士兵们说道:“兄弟们!我知道大家心中有担忧,这场大战确实艰难,但我们是谁?我们是时家军,是守护大楚边关的利刃!”
时安夏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营地中回荡。士兵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围拢过来,静静地听着她的话。
“我祖父是开国将军,一生征战无数,为大楚立下赫赫战功。我父亲,如今依旧镇守边关,为的就是保家卫国,让百姓能安居乐业。我们时家世代忠良,这份荣耀,是用无数先辈的鲜血换来的!”时安夏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家族荣耀的自豪与坚定。
“而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这荣耀的传承者。保卫边关,不仅仅是为了朝廷,更是为了我们身后的万千百姓,为了我们自己的妻儿老小。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家园,绝不容外敌践踏!”时安夏挥舞着手臂,情绪激昂。
士兵们听着时安夏的话,原本黯淡的眼神逐渐明亮起来。他们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亲人的笑脸,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夫人说得对!我们不能丢了时家军的脸!”一个士兵大声喊道。
“对!保卫边关,死战不退!”其他士兵也纷纷响应,声音响彻云霄。
时安夏看着士气逐渐恢复的士兵们,心中稍感欣慰。但她知道,仅仅靠言语的激励还不够,必须要彻底消除那些谣言带来的影响。
与此同时,萧烬也察觉到了军中的异样。他没有像时安夏那样公开安抚士兵,而是选择暗中调查谣言的源头。他换上一身普通士兵的衣服,穿梭在各个营地之间,仔细地倾听着士兵们的每一句话。
“我总觉得这些谣言来得蹊跷,背后肯定有人在捣鬼。”萧烬一边走,一边暗自思索着。
经过一番调查,萧烬发现这些谣言似乎都指向了几个特定的人。他们总是在人群中有意无意地传播着那些负面消息,而且每当有人提出质疑时,他们就会巧妙地转移话题。萧烬心中有了数,这些人极有可能就是敌军的奸细。
萧烬悄悄地跟踪其中一个人,只见他趁着夜色,鬼鬼祟祟地朝着营地的边缘走去。萧烬紧紧地跟在他身后,目光如炬。
那奸细来到一处偏僻的角落,左右张望了一番,见无人注意,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放在了一块石头下面。然后,他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转身离开。
萧烬等他走远后,悄悄地来到石头旁,拿起那封信。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看到信上写着一些关于边关防御部署的询问,以及对谣言传播效果的指示。萧烬心中一凛,果然是敌军的奸细。
萧烬小心翼翼地将信收好,继续跟踪那个奸细。他发现这个奸细与另外几个人会合后,小声地交谈了几句,然后便各自散去。萧烬知道,这些人就是谣言的源头,必须尽快将他们一网打尽,否则将会对军心造成更大的影响。
时安夏在各个营地安抚完士兵后,回到了营帐。她刚坐下,萧烬就匆匆走了进来。
“若锦,我发现了一些线索,那些谣言是敌军奸细在背后搞鬼。”萧烬将手中的信递给时安夏,脸色凝重地说道。
时安夏看完信后,眉头紧皱:“这些奸细真是可恶,竟敢在我军内部制造混乱。必须尽快将他们揪出来,以免影响军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