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拍卖品更是琳琅满目,层出不穷。有王羲之亲笔所书、灵韵盎然的《兰亭集序》摹本(并非真迹,乃忘川本源依其神韵所化),引得王羲之本人抚须微笑,赵孟頫、管道升夫妇仔细品评;有杨玉环捐赠出的一卷霓裳羽衣曲谱残篇,李隆基睹物思人,神情复杂,最终被一位酷爱音律的文人购得;有干将莫邪夫妇早年合作锻造的一对“同心锁”,虽非神兵,却寓意深远,工艺精湛,被刘秀与阴丽华这一对恩爱帝后温情拍下;甚至还有一坛据说是佛印采集忘川百种灵花、辅以秘法酿造的“百岁醉”,酒香一出,连李白都坐直了身子,与杜甫、白居易等人争相出价,场面一度十分热烈。
幽砚看得目不暇接,时而为那精美的器物惊叹,时而为那激烈的竞价捏一把汗。她注意到,不同区域的名士,关注点也截然不同。文士们多对书画典籍、琴谱古玩感兴趣;武将们则更关注神兵利器、甲胄良驹(有一匹以灵韵凝聚的“的卢”马魂,引起了赵云等人的极大兴趣);帝王后妃们,则对象征权力、祥瑞或工艺极致的宝物情有独钟。
期间也有些趣事。当一件据说是袁天罡、李淳风年轻时期推演星象用的浑天仪模型出现时,这两位竟然自己下场竞拍,与几位对星象学感兴趣的名士争得面红耳赤,引得众人莞尔。许负在一旁看得掩嘴轻笑。而当一件来自异域的、镶嵌着巨大宝石的水晶杯亮相时,太平公主立刻被那璀璨的光芒吸引,扯着上官婉儿的袖子,眼巴巴地望着,最后还是疼爱女儿的武周皇帝武则天出手,将其拍下,逗得两个小女孩眉开眼笑。
拍卖会过半,气氛愈发高涨。范蠡适时地请出了巴清,共同推介一件重宝——一套由黄道婆改进技术、以忘川特有“月华丝”织造而成的七彩云锦,光华流转,轻若无物,却坚韧异常,可避寻常水火。这套云锦不仅工艺卓绝,更代表了纺织技术的巅峰,引得在场众多女性名士,包括几位以智慧闻名的女性,都纷纷侧目,竞价激烈。
谢珩始终安静地看着,偶尔在幽砚好奇询问时,低声解释一二。他注意到,嬴政自始至终未曾出价,只是目光偶尔在某些涉及机关术或特殊矿石的拍卖品上停留片刻。而司马迁、司马光等史家,则更关注那些带有浓厚历史印记的文物。
最后一件压轴拍品,被郑重其事地请上高台。那是一尊仅有尺余高、却栩栩如生的三彩腾空马,马作奔腾嘶鸣状,鞍鞯俱全,骑手为胡人形象,釉色以黄、绿、白为主,流淌自然,绚丽夺目,正是前几日谢珩与幽砚从洛阳带回的精品之一,经由嬴政首肯,拿出一件参与拍卖。
此物一出,满场皆惊。其绚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以及背后代表的盛唐气象与跨时代工艺,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连一直闭目养神的姜子牙都睁开了眼睛,细细打量。
范蠡高声介绍道:“此乃始皇陛下割爱赠予范某的唐·三彩腾空胡人马,釉色绝伦,形神兼备,不仅是一件艺术珍品,更承载了一段辉煌的历史记忆!起拍价,一万通宝!”
竞价瞬间白热化。李隆基、杨玉环对此物有着特殊的情感;李世民欣赏其雄健的气象;刘彻则对那异域风情颇感兴趣;甚至几位文人和帝王也被其艺术价值所吸引。价格节节攀升,很快突破了三万通宝。
最终,在一片惊叹声中,这尊三彩马被汉高帝刘邦买下,以四万五千通宝的天价拍得,高后吕雉觉得他是在浪费钱财,狠狠瞪了他一眼,范蠡则感慨刘邦竟有如此豪气的一面。
范蠡满面红光,敲下定音槌,宣告本次拍卖会圆满结束。宾客们意犹未尽,有的上前交割物品,有的三五成群,讨论着刚才的珍品,有的则开始期待下一次的盛会。
幽砚跟着谢珩走出喧闹的宝阁,夜风拂面,带着灵汐过后特有的清新。她回头望去,只见宝阁内依旧灯火通明,那些跨越了漫长时空的身影在其中穿梭、交谈,构成了一幅永恒而鲜活的画卷。
“使君,”幽砚轻声感叹,眼中仍残留着兴奋的光芒,“今晚……真是太精彩了!”
谢珩望着星空下依旧热闹的宝阁,以及陆续走出的、神态各异的千古英魂,唇角微勾:“是啊,群星竞辉,方是忘川。”
这一夜的通衢宝阁,不仅是一场拍卖会,更是一次忘川名士之间无声的交流与碰撞,一次跨越时空的华彩绽放。而那由巴清和范蠡共同点燃的喧嚣与活力,似乎也预示着,这片永恒的净土,将迎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波澜与精彩。
喜欢从前有个忘川郡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从前有个忘川郡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