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也收枪而立,虽未言语,但那微微起伏的胸膛和眼中未褪的战意,显示他同样认可了这位对手。
接下来是李秀宁。她一身戎装,手持长枪,英姿飒爽。“平阳公主李秀宁,请大圣指点。”
孙悟空见她是个女子,起初还有些不以为意,但一交手,立刻收起了轻视之心。李秀宁的枪法不同于项羽的霸道刚猛,而是更为精妙灵动,融合了沙场战技与个人感悟,步伐沉稳,攻守兼备,枪尖如梨花点点,不离孙悟空周身要害。
“咦?有点意思!”孙悟空打起精神,金箍棒舞得密不透风。李秀宁虽力量不及项羽,但技巧、时机把握极佳,偶尔还能使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变招,让孙悟空也需小心应付。两人缠斗数十回合,孙悟空瞅准一个空档,一棍点在她枪杆薄弱处,将长枪荡开,笑道:“好俊的枪法!巾帼不让须眉,俺老孙今日算是见识了!”
李秀宁收枪抱拳:“大圣承让。”神色平静,不卑不亢。
最后,谢珩请出了……李白。众人皆是一愣,连孙悟空也眨了眨眼:“这白面书生也会打架?”
李白青衫飘逸,朗声一笑,腰间长剑“呛啷”出鞘:“太白虽以诗酒闻名,却也曾‘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大圣,请了!”他剑法如其人,狂放不羁,天马行空,看似毫无章法,却每每从不可思议的角度攻来,剑光如匹练,带着一股子疏狂潇洒的意境。更兼他口中不时吟诵诗句,什么“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什么“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剑随诗走,诗助剑势,竟别有一番威力。
孙悟空打得啧啧称奇,他发现这李白的剑法,与其说是杀伐之术,不如说是一种艺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道的演绎。两人身影在演武场上翻飞,剑光棍影交织,时而如狂风暴雨,时而如清风拂柳,看得众人眼花缭乱。
斗了半晌,两人同时罢手。李白收剑入鞘,额角见汗,却笑容灿烂:“痛快!痛快!与大圣一战,胜读十年诗书!”
孙悟空也收了金箍棒,挠头笑道:“你这书生,打架还带念诗的,古怪是古怪,但确实有意思!俺老孙竟一时拿你不下!看来光靠这被封了的力气和武艺,是分不出胜负了!”
他目光扫过场边观战的苏轼,鼻子动了动,眼睛一亮:“咦?好香的酒气!不比俺老孙在蟠桃会上偷喝的御酒差!打架打累了,可有酒喝?”
李白闻言,更是大喜,立刻从袖中(也不知他如何藏的)取出一个酒葫芦,朗笑道:“大圣亦是酒中知己!此乃苏学士以忘川灵果所酿‘醉仙引’,当与大圣共饮!”
孙悟空接过酒葫芦,拔开塞子,仰头便灌了一大口,咂咂嘴,赞道:“好酒!够劲道!”随即与李白勾肩搭背,走到一旁,也不讲究,就席地而坐,你一口我一口,畅饮起来,口中还高谈阔论,从武艺谈到诗文,又从诗文扯到天庭趣闻,气氛热烈无比。
谢珩看着这原本担心不已的“比试”,最终以这般和谐(甚至可以说是狼狈为奸)的场面收场,心中那块大石总算彻底落下,脸上也不由露出了笑意。这位齐天大圣,虽行事跳脱,却也有其真性情与分寸,忘川此番,算是又过了一关。只是看着与李白痛饮的孙悟空,他心中不免又升起一丝预感,这两位凑在一起,日后怕是少不了还要生出些事端来。
喜欢从前有个忘川郡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从前有个忘川郡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