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珩微笑道:“大师既已新生,便请随我游览这忘川,与诸位先达一见。”
他引着玄奘,缓步于忘川郡内。依旧是介绍那永恒的天空,静谧的河水,妖艳的曼珠沙华。当行至奈何桥边,恰遇苏轼正与佛印争论某种灵植是否适合入馅。
佛印一眼瞥见玄奘,尤其是感受到那纯正浩瀚的佛法气息,小脸上顿时露出难以置信的狂喜,连争论都忘了,迈开小短腿就跑了过来,双手合十,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阿……阿弥陀佛!弟子佛印,拜见法师!您……您可是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
玄奘见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小沙弥,眼中露出温和笑意,还礼道:“小师父有礼。贫僧确是玄奘。”
佛印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绕着玄奘转了一圈,嘴里念念有词:“真是法师!真是法师!贫僧……不,弟子自幼便听闻法师西行壮举,心向往之!今日得见真颜,实乃莫大佛缘!”他那模样,与平日插科打诨时判若两人,俨然一副虔诚小信徒的模样。
苏轼也好奇地凑了过来,听闻是玄奘法师,肃然起敬,拱手道:“原来是三藏法师!在下苏轼,久仰法师为求真理、不惧万难之宏愿毅力,佩服之至!”
玄奘谦和回礼:“苏施主谬赞。贫僧不过尽一己之本分罢了。”
消息很快传开。李白与杜甫联袂而来,李白朗声道:“法师西行万里,带回真经,泽被苍生,此等壮举,当真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浮一大白!”杜甫则沉稳执礼:“法师之行,乃大毅力、大智慧,子美钦佩。”
张良、李淳风、许负等人亦前来相见,对这位德行高深的法师表达敬意。就连项羽与刘邦听闻,也难得地没有争吵,远远驻足观望。项羽虽不信佛,但对意志坚定之辈向来存有几分敬意;刘邦则嘀咕着:“这和尚看起来倒是有几分真本事。”
玄奘面对诸位名士,始终从容不迫,言辞恳切,与他探讨佛法者,如佛印、苏轼(苏轼甚至试图用烹饪之道比喻佛法,引得玄奘莞尔),他耐心解答;与他谈论世事、诗文者,他也都能应对自如,展现出广博的学识与圆融的智慧。他那份历经磨难后的沉静与慈悲,仿佛自带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让周遭的气氛都变得更为祥和。
谢珩在一旁看着诸位名士与玄奘相谈甚欢,心中欣慰。他见玄奘气质清静,不喜过于喧闹之地,便引着他来到忘川河上游一处背靠灵山、面朝静水、环境极为幽静的空地。
“大师,你看此地如何?可愿在此结庐清修?”谢珩问道。此处远离市集,水声潺潺,山色空蒙,正是静思悟道的理想之所。
玄奘环顾四周,眼中露出满意之色,合十道:“此地甚好,清静安宁,正合贫僧之意。多谢使君安排。”
“大师喜欢便好。”谢珩点头,“日后大师可在此弘法,若有需用,尽管来桃源居寻我。”
望着玄奘在那灵山秀水间驻足远眺的年轻背影,谢珩心中感慨。齐天大圣将至的烦恼暂且被压下,这位取经人的归来,无疑为忘川增添了一份沉静的底蕴与祥和之气。只是不知,当那位好动的大圣遇上这位沉静的法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忘川的未来,似乎愈发波澜壮阔了。
喜欢从前有个忘川郡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从前有个忘川郡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