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宸出发去府城那日,天还未大亮,一家人便都起身了。李氏早早起来做了顿丰盛的早饭,韩文松仔细检查了儿子的考篮和行李,韩爽则将一小瓶掺了浓稠空间泉水的水囊塞进哥哥手里,轻声叮嘱:“哥,路上喝,提神醒脑。”
韩宸看着眼前关切的家人们,心中暖流涌动,他郑重地点点头:“爹,娘,小妹,你们放心,我必竭尽全力。”
送走韩宸后,韩家并未停歇。按照计划,韩文松和李氏带着韩睿,连同韩爽一起,也收拾了简单的行装,动身前往县城。美其名曰是去照顾考试中的韩宸,实则,韩爽怀中那用布匹仔细包裹的木盒,才是此行的重中之重。
到了县城,安顿在提前订好的小客栈后,韩爽便与父亲韩文松带着那株百年人参,去了县城最大、信誉也最好的“仁济堂”总号。整个过程比想象中更为顺利,那株在空间蕴养多时、灵气充沛得让老掌柜都啧啧称奇的百年野山参,最终以一千二百两的惊人价格成交。当那张轻飘飘却又重如千钧的银票交到韩文松手上时,这个憨厚的农家汉子手都在发抖。
与此同时,韩爽也去了一趟云来酒楼,结算了这几个月供应山珍的款项,又得了十几两银子,加上之前卖药材和积蓄,他们手中的现银已颇为可观。
怀揣巨款,一家人的心都踏实了不少。韩宸在考场内奋笔疾书,他们便在考场外默默祈祷,同时开始悄悄物色房子。通过牙人的引荐,他们看中了一处离县学不算太远的小院,青砖灰瓦,虽不奢华,但收拾得干净整洁,有三间正房,两侧还有厢房,一个小巧的庭院,院中还有一口水井,正适合他们这样的小家庭居住。价格谈到了八十五两,韩文松和李氏都觉得十分合适。
韩爽却另有思量。她拉着父母又去看了另一处稍大些的院子,位置略偏一点,但有前后两进,房间也多几间,要价一百五十两。李氏觉得有些贵了,韩爽却低声道:“娘,咱们眼光放长远些。哥哥若中了秀才,往后交际往来,住处总不能太逼仄。而且……我想着,或许可以问问大伯他们……”
恰在此时,院试放榜,捷报传来,韩宸不负众望,高中秀才!消息传到客栈,韩文松和李氏喜极而泣,韩睿也高兴得直蹦。韩爽看着爹娘激动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哥哥的前程,总算迈出了最坚实的第一步。
韩宸归来,身上虽带着疲惫,但眉宇间尽是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一家人团聚,喜悦之情难以言表。韩爽趁机将买房的打算和盘托出,并拿出了那处两进院子的图纸。
“哥,你以后要在县学读书,总住在县学家或租房子也不方便。我们想着,不如就在县城安个家咋样。”韩爽笑着解释到。
韩宸看着图纸,又看看父母和妹妹,心中感动,却也有些迟疑:“这……这要不少银子吧?我们……”
“哥哥放心,”韩爽打断他,语气轻松,“卖药材攒了些钱,加上之前得的,足够了。我看中的是这处两进的院子,想着以后宽敞些。”你觉得怎么样?韩宸正在考虑钱的问题,这些年家里供他读书,也不宽裕。后来,妹妹挣了点钱,可妹妹还要嫁人。正考虑着,就听韩爽说:就这么定了,要这两进的院子。
最终,在韩爽的坚持下,他们买下了那处两进的院子。办理房契、打扫修缮,忙活了十来天,新家总算有了模样。趁着韩宸休沐,韩爽提议:“爹,娘,哥哥也考完了,房子也安顿了,不如请祖母和大伯他们过来,一是庆祝哥哥高中,二是咱们一家也吃个暖屋酒,热闹热闹。”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韩文松亲自过去,将母亲王氏、大哥韩文柏一家都接了过来。
暖屋酒那日,新买的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祖母王氏看着宽敞明亮的屋子,拉着李氏的手,眼圈泛红:“好啊,好啊,文松,你们总算熬出头了,宸哥儿有出息,爽丫头也能干!”
大伯韩文柏和张氏也是满脸笑容,大哥韩钧、二哥韩恺围着韩宸,好奇地问着院试和秀才功名的事,二哥言语间充满了钦佩。三弟韩睿则在院子里嬉戏,气氛和乐融融。
席间,韩文松看了看这宽敞的院子,又看了看大哥一家,心中酝酿了许久的想法终于说了出来。他端起酒杯,敬向韩文柏和张氏:“大哥,大嫂,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一下。”
众人都安静下来,看向他。
韩文松诚恳地说道:“如今宸儿要在县学读书,我们在这也有了落脚处。我就想着……大哥你们在县城租的那处住房,不如就退了吧。只留着杂货铺那边挣钱就行。宸儿平日可以住家里,休沐或者有事,也有个照应。我们呢,就还回乡下老宅住,连着种地和照看睿哥儿上学。等以后……等以后咱们在县城里再寻个稳定的营生,根基再稳些,我们在都过来,你们看这样可不可以?”
李氏也连忙附和:“是啊大哥大嫂,以前多亏你们和娘接济,我们才能有今天。现在日子稍微松快些,也想替你们分担一些。城里开销大,退掉一处租房,能省下不少。我们回乡下,家里有田地,有老宅,根基也稳当。咱们两边都有个照应。”
张氏听了,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看向自己丈夫韩文柏,又看了看婆婆王氏。她心里飞快地盘算着,退掉租房确实能省下一笔钱,杂货铺的收益也能更集中。而且乡下老宅也得有人住着,也宽敞,种地还能有收成。最重要的是,侄子韩宸中了秀才,以后前途无量,自家大儿子来年也要进京赶考。现在二房提出这个建议,明显是记着往日的情分,想拉拔他们一把,又顾及了他们的颜面和实际情况。
韩文柏也是个明白人,他沉吟片刻,看向母亲。王氏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文松这个想法好,一家人就该互相帮衬,计较那么清楚反倒生分了。就按文松说的办吧,他们在乡下,你们在城里,两头都有个家,都好!”
见长辈点了头,韩钧、韩恺也都表示赞同。张氏脸上笑开了花,拉着李氏的手道:“那感情好!以后宸哥儿在县学,有啥事你们就吱声。铺子里有啥好卖的山货,也让爽丫头多留意着点!”
一顿暖屋酒,吃得宾主尽欢,一家人的心从未如此贴近过。窗外月色依旧皎洁,照亮着这座崭新的小院,也照亮了韩家充满希望与温情的未来。前路漫漫,但只要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日子总会越过越红火。
喜欢砚之爽意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砚之爽意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